公元前5世纪,印度出现了一位名叫乔达摩(Gautama,约前557—前477)的伟大导师和改革家,但是他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佛陀(Buddha),意为“觉者”(The Enlightened)。他是一位王子,但是传说将他描绘为一位被人类的所有苦难深深打动而自愿放弃了自己家中奢华生活的人,他穷尽一生来找寻一种新的、更好的救赎之道并传给人们。他的教义非常简单。他教导人们想要寻求救赎不应该通过苦行和遵从宗教仪式礼节,而应该通过诚实和纯洁的心灵,通过仁慈、温和、怜悯地对待所有有生命的众生来实现。
佛教(Buddhism)逐渐替代了婆罗门教的统治地位,但是几个世纪之后婆罗门又夺回了他们的权力,而且到了公元8世纪,佛陀的信仰已经消失殆尽,或是在几乎整个印度都受到排斥。
但是佛教和基督教一样,都具有一种意义深远的传教士精神,而且在印度失去传播革新教义的传教士的那个特殊时期,他们在东亚所有国家传播着佛陀的教义,所以今天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类都是佛教信徒。佛陀信徒的人数可能与基督和穆罕默德的信徒加起来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