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风雨同舟一起成长过来的母亲,不但应该同情孩子目前的境遇,而且应该知道现在是渐渐放手的时候了。能够接受父母直接左右和帮助的时代,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父母必须期待孩子能够自己找回自己的时刻了。
但是,这并不等于做父母的应该靠边站,再不可干预孩子的事情。相反,妈妈需要明白父母角色的全方位的尺度,把自己看作是孩子成长的后盾,随时回应孩子的需要,确保孩子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成长。妈妈,就是一个能够控制局面但又不强迫孩子成长的人。
当孩子用跟他所面临的事情完全不相称的情绪冲动发飙的时候,做父母的难免会在当下失去对孩子情绪的洞察力。而我们作为儿童研究人员,却能够稍微拉开一些距离,看到11岁孩子的一些不同的地方。想想看,我们描述10岁孩子的词汇,跟描述11岁孩子相比,有了多大的不同!一想到11岁孩子,我们脑海里蹦出来的词汇,就会是“毛躁”“对抗”“仇视”“伶牙俐齿”“粗鲁无礼”“根本不理你”等。我们能看得出他们心态的迷乱和惶惑,这些孩子一边“胡作非为”,一边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我们也留意到11岁孩子冒冒失失的个性让他们的行为忽左忽右。
我们一方面很震撼地觉察到造成眼下这些混乱的负面力量,另一方面却往往忽视了潜在的正面力量。由于负面情绪的倾向太过于突出,太过失控,正面力量往往根本得不到机会展现出来,而事情又常常如此。
如果我们仅仅用这些描述11岁孩子如何难以相处的词语来看待他们,那么我们对他们的看法肯定十分不公允。其实,给他们一个快乐的充满活力的生活空间,他们自然就能够展现出他们美好的一面。
只不过,他们的正面行为往往不会展现在家里,而会是在跟外人相处的时候显现。在同我们的交谈之中(或者和任何愿意倾听他的人交谈之时),不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他们都会开怀大笑,胸襟开阔,思路敏捷,和你大谈“幸福快乐的起伏跌宕”。11岁孩子清楚地明白,他们其实很喜欢被这种最简朴的友善所包容的温馨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