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与美术:间接沟通
由于存在主义的存在观颇具戏剧性,而且在论证中普遍使用生动的意象,在与人的交流沟通中诉诸个人感观反应,因此,存在主义总是与美术密切相关。实际上,加缪与萨特都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萨特拒绝了这个奖)。在某种程度上,克尔凯郭尔是个诗人,因为他经常使用笔名、寓言和其他形式的“间接沟通”来促使个人介入眼下发生的事情。尼采是伟大的德语散文艺术家之一,他关于宗教先知的寓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类似于萨特的小说《恶心》,是哲学的戏剧化表述的典范。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的小说也表述了她的哲学洞见。加布里埃尔·马塞尔(1889—1973)以沉思默想的方式撰写哲学,他曾说他的哲学也许更好地表现在了他已出版的30部剧本之中。在我们所讨论的哲学家中,只有海德格尔、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和莫里斯·梅洛-庞蒂(1908—1961)不太符合这一范畴。不过,除了雅斯贝尔斯,他们甚至撰写美学方面的重要研究作品,并且三人都使用了通过具体事例赋予论证价值的现象学方法。他们都坚持认为,艺术家,尤其是海德格尔笔下的诗人和梅洛-庞蒂的造型艺术家,都预示了,并且通常更充分地表达了哲学家试图加以概念化的一切。存在主义观念对美术产生了如此强大的影响,以至于我们将看到某些人偏向于把存在主义描述为一场文学运动。确实,像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这样的作家,像贝克特和埃奥内斯科这样的剧作家,像贾科梅蒂和毕加索这样的艺术家,都代表了存在主义思想的许多显著特征。
介入社会和道德改革是所有这些作家的特点。这一观念最为恰当地体现在他们用“间接沟通”来传递他们观点的做法中。“间接沟通”这一术语意指一种修辞行为,这一行为隐藏了哲学家的作者身份,以便通过悬置读者的怀疑来使读者认同作品中的人物。因此,克尔凯郭尔能用不同的笔名来写作,每一个声音都传达了某种与这个笔名使用者有关、但又不完全与哲学家本人相同的观点。尼采能模仿嘲弄圣经先知,即使当他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贬低宗教信仰时也是如此。尼采的格言虽然是以他的本名写出,但也有巨大的修辞力量,尽管有人有时会担忧他格言的出处,即有哪种“论证”证实了他的格言。同样,德·波伏娃、萨特、加缪和马塞尔可以写小说和剧本,以具体的方式传递他们的思想给读者,而读者至少在当时悬置了其决定性的距离。当萨特被问及为何在巴黎的资产阶级街区而不是在工人阶级街区上演自己的剧本时,他回答说,看了他戏的资产阶级观众没有不怀有“反叛他所在阶级的”思想。这就是艺术表现一种哲学生活方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