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性
诚然,有一些段落,尤其是《费德罗篇》,显示出一旦二人的关系从师生提升为更平等的道友关系,性欲并非完全被排除在哲学关系之外(但不是那种最高尚的哲学关系)。对柏拉图而言,性欲并不构成问题。问题在于,一方面要全心奉献给哲学探究,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忽视日常需求,这其间的分寸如何把握,这才是关键。
另外,柏拉图使用充满激情的同性恋语言,有时别有深意。最明显的地方在《会饮篇》,他将对哲学探究的冲动描写为对性欲的改变。在论“爱的阶梯”一段,苏格拉底描绘了性欲冲动如何能得以升华和净化,最终引导人超越感官的满足,从对美的物体的占有转为对普遍真理的深思和领悟,真正的快乐无过于此。人们经常拿柏拉图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比,但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理解的冲动可以回溯到人人皆有的原始本能,此种本能保持其能量和紧张,可以转化为具有复杂思想结构的东西。两相对比,柏拉图的观点没有那么简单化。
柏拉图为何偏要将哲学思考的冲动回溯到爱欲?也许他喜爱这种解释,因为这种解释有可能将两类截然不同的事物归结到同一个原因。哲学冲动归根结底来自人的内心深处,而且真实无伪。柏拉图真切地感觉到这与爱欲极相似,因为此种冲动来自内心,决不可有意为之,而且正如爱欲一样,此冲动驱使你竭尽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管目标多么难以企及,你仍然感到这是你全部生命的意义所在。但哲学也不是孤独的活动,没有人像柏拉图那样强调互相切磋和辩论的重要。若要在哲学方面有所进益,必须借助两人或多人之间的谈话,仅凭一个人苦思冥想是不够的。有时柏拉图强调,爱情能产生一对伴侣,他们有共同的关切,超越了每个人单独从爱情中能得到的收获。哲学同样需要往复辩驳,需要相互砥砺和相互扶持。因此哲学与爱欲相似之处甚多,这一点的确出人意料。爱欲如何能阐明哲学,这是另一个问题,但柏拉图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来讨论,这的确是伟大的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