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神话、哲学-解读柏拉图

时间:2023-12-06 02:39:02

虚构、神话、哲学

哲人以求真理为要务,故不会需要那些我们称之为虚构的东西,因为我们明知故事为假,却还要以此为娱乐。柏拉图更进一步,他对当时盛行的虚构故事,主要指公开上演的戏剧和诵诗,深恶痛绝,这是尽人皆知的。他了解这些叙事作品影响巨大,能决定我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他强烈反对人们不假思索就用这些强有力的叙事形式来传播传统思想,这会贻害无穷。尤其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指出,传统教育给人们灌输的是诸多妄见,包括对神的信念、以及如何过正当的生活。荷马史诗和古代戏剧故事(相当于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娱乐)美化了武士社会的价值观,根本不适用于公民社会中的人,因为公民社会中的人必须与他人协同合作。

虚构、神话、哲学-解读柏拉图

我们称之为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东西,如果轻率地用于微不足道或有害的事业,这是柏拉图所深恶痛绝的。但我们已经说过,他自己却是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家,而且自己深明这一点。他致力于哲学研究,探索真理,这从两方面改变了他对自己文学才能的态度。

首先,他认为这些才能的作用非常有限。他的一些对话加入了哲学以外的东西,但他并不希望我们就此裹足不前。即便在那些容易理解、引人入胜的对话里,柏拉图也总是明确告诉我们:哲学要不断地争论、审视、检验不同的意见,至于我们的想象力是否能得到满足,则无关紧要。

另外,柏拉图认为,想象力和创造性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他只是利用它们来追求他心目中的正确观点。他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看法,深受历代清教徒喜爱,那就是他认为并不存在完全无害的娱乐。对于柏拉图来说,一个好故事的价值在于能鼓励我们想到、并能深思崇高的价值。反之,如果听任我们接受本文化中那些未经怀疑的价值观,这便是于人有害的故事。

因此,柏拉图在其作品中大量运用传统形式,比如故事、生动的形象、还有神话,也就是那些涉及超自然的故事。但是故事的内容已被彻底改造,尤其在神话方面,当时人们普遍接受多神论,认为诸神干预人事,但相互之间漠不关心或彼此仇视。柏拉图抛弃了这种观念,代之以一神论的思想,并认为神只产生善。在《高尔吉亚篇》、《斐多篇》、《理想国》、《费德罗篇》和《政治家篇》等对话中,柏拉图都使用了复杂的神话,他把神话当作文学素材,强化了对话中辩论的观点。

柏拉图著作中,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大西岛的故事,这不免让人莞尔。这篇未写完的故事载于其《蒂迈欧篇》的开篇和《克里底亚篇》的残稿中。他先描写了古代雅典的理想政体,面临大西岛的入侵。大西岛位于希腊世界西边,是一个富庶的国家,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该岛原本也是一完美的政体,但因自身缺陷,导致其向外谋求武力扩张。单单这个故事的开头就已开启了乌托邦文学的先河,也影响了传奇、动作片,以及描写神秘外来者威胁地球文明的科幻电影。(这些作品与柏拉图的著作相比,要显得粗糙许多,因为柏拉图并没有让读者轻易地将自己视为“好人”,也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

最有趣的是,柏拉图让叙述者在讲故事之前加了一个长长的引子,称此故事得自古埃及的祭司,因这些祭司保存的记录比希腊人远为古老。叙述者称,希腊文明屡遭毁灭,又屡次振兴,因此希腊人已不知本国历史。这一说法吸引了很多人决意发掘被掩盖的历史真相。有人业已在很多地方“发现”了“真实”的大西岛,比如在地中海、塞拉岛和特洛伊遗址,在地中海以西,在史前的不列颠,在爱尔兰、丹麦、南美洲、尤卡坦、巴哈马群岛、北美洲,或者是已经沉入大西洋的一片大陆。人们前仆后继,不断寻找大西岛,这显示了阅读柏拉图的危险,因为他明显使用了典型的虚构手法:先强调某一事件确有其事,再称此乃无名的权威人士所发现,实际用以说明后面的记述不过是文学虚构而已。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借这个故事来思考我们现今关于政府和权力的观念。如果我们不去深思这些问题,而去从事海底探险,那便大错特错了。人们不断将柏拉图错当成历史学家,我们也由此可以看到他不信任文学写作,或许自有其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