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传统-解读柏拉图

时间:2024-07-02 04:17:06

两种传统

如何阅读柏拉图,古代就有两种解释传统,也就是两种研究柏拉图哲学的方法。最先兴起的一派我们目前已不太熟悉。柏拉图死后,学园的继承者便发展出他们自己的形而上学和道德理论。稍后,大约公元前268年左右,当时入主学园的是阿凯西劳斯,他主张回到柏拉图对话中所昭示的论辩方法,因为在对话中苏格拉底总在与人争论,从不陈说或者捍卫自己明确的观点。苏格拉底总是就对方的观点进行论辩,然后指出对方的意见难以成立,而阿凯西劳斯将此方法视为以柏拉图的方式从事哲学思考的关键。柏拉图对于对话中谈论的观点保持一中立的立场,这一点最受阿凯西劳斯推崇,他认为柏拉图著作中那些明确的论断不过是供讨论的观点而已。无论如何,他将柏拉图学派推向古代怀疑主义的方向,就是说,我们应探究、质疑他人观点的论据,而不可只信奉自己一家学说。这种“新学园派”或“怀疑论的学园派”延续了柏拉图学派,教导人们反驳流行的理论教条。直到公元前1世纪这一派才消失。

两种传统-解读柏拉图

另一支传统称为“柏拉图主义”,与富有探究精神的学园派相对立,直到柏拉图自己的学校关闭才开始出现。这一派学者认为柏拉图在著作中系统阐发了一整套理论,可名之为“柏拉图主义”。这一派感兴趣的是柏拉图那些明确的论断,至于柏拉图坚信可以通过辩论来破除他人的见解,使每个人自行理解他人观点,该派则不以为然。从公元前1世纪到古典时代末期,都有哲学家为柏拉图理论作注疏,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对话的语言、细节和论点。他们也撰写了“柏拉图纲要”一类著作,将柏拉图思想组织成一个哲学体系。这一体系还以古代晚期常用的方式被划分为三种科目:逻辑学(以及认识论)、格致学(以及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及政治学)。一旦柏拉图思想以这种方式处理,人们便将其对话当作资料库,来确立他关于各种问题的立常

这第二支传统又被现代学者分为“中期柏拉图主义者”和“新柏拉图主义者”。前者所作大多为中规中矩、学究气十足、枯燥乏味的作品,而后者始于公元3世纪,当时普罗提诺对柏拉图作了全新的阐释,以独特、新颖的方式发展了柏拉图思想。但区分“中期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只是现代人的做法。在古代,根本的区别在于学园派和柏拉图主义的对立。学园派主“怀疑论”,好穷究不舍,从柏拉图那里继承了依对方观点进行辩论的传统,不偏听,不盲从,不随便将柏拉图理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另一支则是柏拉图主义传统,尊奉既定的教条,固执己说,不容争辩,这一派以为真正重要的是柏拉图关于灵魂、宇宙、德性和幸福的具体学说。对后一支的哲人而言,哲学活动就等于忠实地钻研柏拉图的著作,与时迁徒,发展他的理论,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我们最熟悉的其实是“教条化”的柏拉图主义传统。柏拉图著作有各种版本和译本,有各种注释本,还有解释他思想的学术专著或普及性读物(即为一例),我们对此已习以为常。但我们也知道,决不能指望现代哲学家能对柏拉图所讨论过的题目有任何发展。但我们忘了还有另一支传统。柏拉图也许不愿意我们过度关注他的思想本身,他更希望我们认真思考从事哲学的独特方式。这种传统在20世纪虽偶尔出现,但因经常采用怪异、不近人情的方式,所以少有人认真对待。在最近几年中,研究古代哲学的学者对古代辩论方式更为关注,所以这后一支传统又开始引人注意。

这两种传统是否注定是水火难容?有时如此。但它们也有可能共存,相互借鉴。即使你认为柏拉图的魅力在于其灵魂说、理念说、或完美生活的思想,你仍然可以从柏拉图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不要固执己见、比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即使你认为柏拉图最吸引人的是他对苏格拉底的刻画(苏格拉底永远在追问,从不自诩已然获得知识),找出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发表的明确观点也不失为一桩趣事。

柏拉图是不是怀疑论者?

柏拉图是不是古代所谓的“怀疑论者”?他心目中的哲学活动是否只限于质疑他人观点,而从不提出已证实的结论?

西塞罗(Cicero)回答“是”。

怀疑论的学园派也称“新学园派”,但我以为也可称作“旧学园派”,将柏拉图归入新派和旧派均无不可。在他著作中找不到确定不变的观点,能找到的是就同一个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辩论。一切都要被探究,没有确定的结论。

塞克斯都·恩披里克是另一种类型的怀疑论者,他的回答是“否”。

有人说柏拉图是独断论者,也有人说他是怀疑论者,还有人说他二者兼而有之(在运动场中,苏格拉底出场时,要不就在与人游戏,要不就在与智者派的人争论。人们说柏拉图以“质疑”而著称。但是当他通过苏格拉底、蒂迈欧或其他人郑重其事地提出论断时,他又是个独断论者……)。我们以为……当柏拉图论到理念、天道、或者德行胜过邪恶的时候,就算他认可这些事果真如此,他所持的也只是意见。如果他坚持认为这些事可能性极大时,他便已然放弃了怀疑论最显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