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年代
正如大多数使用了100多年的综合建筑群一样,基伯特-库姆兰的建成也非一日之功。根据遗址后来的使用状况可以分辨出遗址的不同阶段。考古学家使用一种叫地层学的方法来区分遗址的不同层次,即地层。从根本上说,这一方法依据的是沉淀层原理——地面土层层层相叠而形成沉淀层,即依年代顺序排列的居住史:上面的一层要比下面的一层年代新近,以此类推。
在每一层,即每一地层内,残余的陶器碎片和硬币有助于年代的确定。陶器有时可以根据它的样式、材料和烧制技术而确定分类,而这是显示年代更迭的一个重要指针。硬币也有助于确定年代顺序,因为它可以给出最早的可能日期或自此之后(terminus post quem)的日期。因此,比如说,如果在某个地层中发现了大祭司约翰·许尔堪一世(John Hyrcanus I)时期铸造的一枚硬币,那么,撇开其他考虑因素不说,该土层的年代不可能早于公元前135年至公元前104年,即他统治的时期。从理论上说,没有最近的年代,因为即便是当代的古董收藏家也可能收藏有哈斯蒙尼(Hasmonaean)时代的硬币。然而,实际上只要考古沟渠一直没有遭到扰乱,土层中硬币的相关位置即可决定该地层的年代。
1959年,德·沃在英国皇家科学院发表了《施魏希讲稿》,此后,关于基伯特-库姆兰居住年代的一切描述都依赖于该讲稿对考古证据的权威论断。在《考古学与死海古卷》一——该书是有关这一话题的一切讨论的起点——德·沃将基伯特-库姆兰的居住年代划分为3个时期:
以色列时期 | 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 |
公社时期 | |
阶段Ia | 公元前135—前100年 |
阶段Ib | 公元前100—前31?年 |
遗址废弃 | 公元前31—前4年 |
阶段II | 公元前4年—公元68年 |
阶段III | 公元68—73年 |
第二次起义时期 | 公元132—13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