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行传”:先知与民众-《新约》入门

时间:2024-12-05 06:44:02

“路加-行传”:先知与民众

在《新约》全,《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好像是相互独立的作品,中间隔着《约翰福音》。但人们通常认为这两卷作品出自同一个作者。他有可能是保罗的同伴(《歌罗西书》4:14),但无法证实。而且,过去的一个世纪以来,大家普遍承认这两卷书是同一部作品的两个部分,被学者合称为“路加–行传”。两卷书开头都有题献给一个叫提阿非罗(Theophilus)的人的序言,他可能是个基督徒,资助了路加完成这部作品(《路加福音》1:1—4;《使徒行传》1:1—5)。

“路加-行传”:先知与民众-《新约》入门

《路加福音》也具有同观福音的特点:与《马太福音》一样,它以《马可福音》作为原始材料,也从共同的素材(Q字原材料)中引用了耶稣言论,同时也有自身独有的资料来源。路加手头就有一本《马可福音》,他比马太更忠实地遵循了《马可福音》的情节主线。他对《马可福音》的改动,主要是使其更加准确、更加清楚。显然,出于同样的理由,路加删除了《马可福音》6—7章的大部分内容,因为有一部分包含了重复的内容(路加不喜欢重复),有些故事把耶稣说得更像一个术士,还有些论述有损门徒的形象。《路加福音》可以说是《马可福音》的扩展版和修正版。

相比马太,路加是以更加审慎的方式把Q字原材料中的耶稣言论插入到叙事之中。他没有直接插入大段的训诲,而是把耶稣的教导放到可信的情境中,比如在旅行和吃饭的时候。《路加福音》中独特的耶稣言论素材——尤其是一系列寓言,比如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和浪子的故事(10:29—37,15:11—32)——都来自认可度最高、最为人们所喜爱的耶稣故事。

路加通过“大量删节”《马可福音》中有问题的部分而腾出篇幅,但为了容纳大量的新材料,他需要创造出更多的篇幅。因而,他选用了《马可福音》中提到的耶稣去耶路撒冷的旅程(《马可福音》11:1),并将其拓展为长达10章的“旅途叙事”(9:51—19:44)。耶稣在前往耶路撒冷走向牺牲的旅程中,依次向民众、对手及门徒作了演说。

通过使用不同于《马太福音》的材料,《路加福音》把叙事与以色列历史和教会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路加福音》中对耶稣幼年的叙述(《路加福音》1—2)比《马太福音》更完整。他不仅新增了一段耶稣12岁时的故事,而且使用了不同的材料。在基督教标准的“耶稣诞生故事”中,客店、马槽、牧羊人和天使的合唱出自《路加福音》,东方三博士和残忍的希律王则出自《马太福音》。更惹人注目的是,《马太福音》中约瑟(Joseph)是这段故事的主要角色,而路加则让马利亚(Mary)处于核心位置(见1:26—56)。

此外,《路加福音》不是把耶稣的家谱放在开篇,而是放在耶稣受洗(此时,耶稣被宣布为上帝之子)之后;也不止把耶稣的家世追溯到亚伯拉罕,而是一路追溯到《圣经》故事中的第一个人类亚当(Adam)(3:23—38)。如果说,《马太福音》将《马可福音》中的门徒大戏放到了对抗犹太教这一更大的社会背景下,融入了犹太人中弥赛亚主义者与非弥赛亚主义者的对立,那么路加则把这个故事搬上了更大的舞台,即整个地中海世界。

通过大量引入有关耶稣复活的叙述,路加在福音书结尾比马太更进一步扩展了叙事。路加记叙的有关空坟墓的故事与马太、马可一样,但更加曲折(24:1—12)。然后,在两个门徒离开耶路撒冷的路上,耶稣神秘地向他们显现(24:13—35)。直到耶稣向他们讲解了律法预指他的那些话,并掰开饼分给他们,他们才认出他来。这个故事明显是要表明,那些奉耶稣的名聚会、敬拜的人可以经历到复活的耶稣。《路加福音》也提到,耶稣向聚集的十一位门徒显现(24:36—49),并且,在一个升天的场景中,耶稣离开他们、被带到了天上(24:50—53)。耶稣的升天也是路加第二部分叙述的起点,在这部分关于耶稣升天有更详细的描述《使徒行传》1:6—12)。

《路加福音》的叙事在作者的另一卷得到了最好的延伸。这卷书在短小的序言(《使徒行传》1:1—5)中表明,它是第一卷故事的延续,而且,要把这两卷书作为文学上的统一体来读,“路加–行传”才最有意义。《使徒行传》并不仅仅是接着讲述《路加福音》中的故事,而且提供了对《路加福音》的权威解释。

路加对耶稣的书写,总是指向使徒后来奉耶稣之名的活动,而《使徒行传》中的人物所做的一切,都与耶稣在福音的行动相呼应。在这第二卷,路加受传统材料的束缚更少,能够更自由地凭着其文学和神学上的直觉去写作。因而,《使徒行传》是理解整部叙事的钥匙。

路加把耶稣的故事带出了巴勒斯坦,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地中海世界(《使徒行传》1:8),同时,他也把福音书的体裁扩展到了历史记叙。在《新约》作品中,“路加–行传”最有可能被完全视作希腊化时期的文学产物。它类似于希腊–罗马小说,尤其就其中的历险场景(比如12:1—19的逃离监狱)而言。它也很像希腊化时期的传记——耶稣及其追随者看上去就像是哲学家。但显而易见,它最适合归入希腊化时期的历史传记。路加讲述了耶稣及其追随者的故事如何与犹太和罗马历史上的统治者及事件发生交集,由此“拓宽”了福音故事(例如,见《路加福音》3:1—2;《使徒行传》18:1—2)。在《使徒行传》结尾,保罗被软禁在罗马城,等候面见恺撒,接受审判(《使徒行传》28:11—22)。

路加的写作手法是历史学家式的。他关注事件发生的年代次序和因果关系,希望以一定的顺序展现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原因。跟同时代的其他历史学家一样,他会借用总结和言论来补充有时候并不充分的材料。他在《使徒行传》中对早期教会生活的总结(2:41—47,4:32—37),使人感觉到当时的教会充满了内在活力。他为笔下人物安排的言论也经过了自己的修辞创造。他遵循了“角色写作”的理念,为的不是表达某个特定情境下说了什么,而是表达应该说了什么,以此向读者阐明叙事的真正意义(例如,见《使徒行传》2:14—41,7:2—53)。

古代历史是经过精心修辞加工的叙事,旨在通过故事进行论辩,达到说服的目的。在第一卷书的序言中,路加表明了他在历史方面下工夫的目的(《路加福音》1:1—4)。他表示自己使用了先前的文字材料,还对亲历者做了详细考察(《路加福音》1:1—3)。

不过,与路加的确切目的最相关的是三个说法。首先,他写了几句话给他的资助者外邦人提阿非罗,提及“你所学之道”(1:4),这“道”与“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1:1)相关。因而,主题是上帝对所应许之事的信实,不仅仅是在耶稣身上,而且是“在我们中间”,即《路加福音》读者的那一代人。

其次,他力求向读者提供有关这些问题的“保证”或“确据”。1:4中的asphaleia这个词的意思是“确实”,而非“真理”。路加对于目的的表述说明,提阿非罗和那些跟他一起的人可能正心怀疑虑。第三,他一反前人惯例,提出要“按着次序”(1:3)来叙述,这表明所述事件的顺序可能会消除外邦读者心中的不确定。

我们可以从《路加福音》叙事的轮廓推断出这种不确定的原因。从开头到结尾,这两卷作品的一大主题是上帝希望让外邦人跟犹太人一样听到福音(见《路加福音》2:32,3:6;《使徒行传》13:47)。保罗在最后一段监禁生活中宣称:“神这救恩如今传给外邦人,他们也必听受。”(《使徒行传》28:28)

然而,外邦人的救赎故事有一个阴影,即犹太人对这个信息的拒绝(《使徒行传》13:46—47,18:6)。这种拒绝不仅对犹太人是一个问题,对外邦人也是如此,它同样在最后的场景中达到顶峰(《使徒行传》28:23—27)。上帝的应许是给犹太子民的。如果犹太人没有得到应许的祝福,上帝就失败了。这样的话,外邦人所信奉的这个神就是个易变的、不信实的神。

路加对叙事“按着次序”的建构,是要努力说明神的信实,用他的作品为上帝在历史上的行事方式进行辩护。这其中的关键元素是他对耶路撒冷最初的基督教会的描述。这一教会的兴起,是因为被高举的耶稣赐下了圣灵给他的犹太追随者(《使徒行传》2—6)。路加称这圣灵为父的“应许”(《使徒行传》2:39),把耶稣的追随者说成亚伯拉罕的子孙。最初的教会就是归回的以色列。

因此,外邦人的使命不是要取代失败的以色列,而是将一个忠诚的以色列扩张和延续下去。由于以色列被赐予了应许,也收到了应许,因而上帝被证明是信实的,随后相信这位上帝的外邦人就可以“确信”自己的“所学之道”(《路加福音》1:4)。

在《使徒行传》的后半部分,使徒保罗占据了主要位置。他在第9章时转变归主,他的传教之旅和监禁生活则在13—28章详细展开。然而,保罗的传教大业并不是路加整个写作计划的顶峰,而是其结局:当路加证明上帝的信实已传遍历史上的以色列、并为人们所接受时,情节上的根本困难便已经解决。

路加在建构故事时使用的文学手段有两个尤其值得注意。第一个是地理位置的文学运用。《路加福音》中的耶稣故事,是在不断地朝向耶路撒冷前进。通过精心加工原始材料,路加一再强调这点(例如,见4:1—12;9:31,51—56)。相比之下,《使徒行传》的叙事则是要走出耶路撒冷(正如耶稣在《使徒行传》1:8的预言),前往犹太和撒玛利亚(《使徒行传》8),然后到世界的尽头(即罗马,13—28)。

这种强调使耶路撒冷成为焦点。路加精心地将故事的核心部分,即耶稣的受难和死亡、复活和升天,圣灵的降临和早期教会的兴旺,都集中在这座古代以色列中心城市的范围内。还有故事中困难情节的解决,也发生在耶路撒冷的这部分叙事中。

路加第二个文学上的关注点是预言。就像马可使用了启示的象征、马太使用了法利赛派犹太教的象征一样,路加也使用了跟预言有关的《圣经》意象。路加也像马太一样断言,弥撒亚传教期间以及教会生活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在“应验”古代先知的预言,只是没有那么机械而已。

预言也是《路加福音》叙事频频使用的文学手法。故事中的角色作出有关未来的宣告,这些宣言会在随后的叙事发展中得到“应验”。因此,复活的耶稣宣布,他的门徒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他的见证(《使徒行传》1:8),而《使徒行传》的叙事“应验”了这个预言。由此,路加得以把故事的各个部分衔接起来——尤其是耶稣的预言在教会生活中应验的时候(例如,见《路加福音》10:11;《使徒行传》13:51),还得以将其故事中的许多主角刻画为先知。

《路加福音》特别使用了“像摩西的先知”(《申命记》18:15和34:10—12中的说法)这一意象。根据经文,上帝会在后来的世代中兴起“像摩西的先知”。摩西是第一个、也是最伟大的以色列先知。他传达神的话语,在民众中行神迹奇事。路加明确地把耶稣的复活与上帝将会“兴起”一位像摩西的先知的应许(《使徒行传》3:22)关联在一起。

司提反(Stephen)殉道前的演说中,这种关联体现得更加紧密。在《使徒行传》7:17—43,司提反分三个时期详述了摩西的故事:摩西首次被派遣去“看望”他的同胞,但由于卷入一场争吵并杀死了一个埃及人而不得不逃亡(7:23—29);他的同胞“不明白”摩西是他们的救赎者(7:25)。不过,摩西在旷野逃亡的时候,遇到了上帝,并获得力量重新返回埃及(7:30—34)。在第二次奉差遣的时候,摩西以“奇事神迹”带领他的同胞走向自由(7:35—38)。但以色列人转向了偶像崇拜,再次弃绝了摩西。结果,以色列人被流放旷野(7:39—43)。

这个两次差遣、两次弃绝的故事,正好暗合路加创作两卷书的模式。在福音,耶稣是上帝差遣去救赎犹太人的先知(见《路加福音》7:16)。但犹太人不明白(《路加福音》23:34),弃绝了他。然而,耶稣通过死亡、复活、升天而“离开”的时候,获得了圣灵的力量(《使徒行传》2:33)。第二卷书讲述的是先知耶稣第二次出发去救赎他的子民,这一次是借由他的使徒。这是明确无误的邀约,不可能误解,犹太人接受与否,决定了他们是否会被接纳为上帝的子民。

因此,彼得将降临在耶稣门徒身上的圣灵描述为先知的灵(《使徒行传》2:17—18),有奇事神迹为证(《使徒行传》2:19—20)。路加给彼得安排的这段话绝非偶然。《使徒行传》中对所有主角的描述都千篇一律地让人想起先知摩西和先知耶稣,这也并非偶然:摩西和耶稣都被圣灵充满,传达上帝话语,并在民众中间行大能的奇事神迹。上帝赐予犹太人的第二次救恩,是通过耶稣的门徒——先知职分的继承者来实现的。上帝以复活事件将耶稣高举,这对于犹太人而言比耶稣在人世的任何传教活动都更具说服力。

《使徒行传》的叙事所提供的线索,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路加对耶稣及其门徒的独特描述。在福音书的部分,路加受限于他的主要材料来源(《马可福音》),也受限于从Q字原材料和其他材料中所能得到的素材。不过,他自己对耶稣传教活动的猜想仍然得到了清晰呈现。

在福音,耶稣首先是先知–弥赛亚。对幼年时期的记叙(《路加福音》1—2)表明,耶稣来自一个先知世家:他的叔叔撒迦利亚(Zechariah)、母亲马利亚,尤其是堂兄弟约翰,都是先知式的人物。他们都曾述说上帝应许的实现和人类普通价值观的倒转,以此宣扬弥赛亚的重要性(尤见马利亚的颂歌,《路加福音》1:46—55)。

在传道的开始阶段,耶稣作为先知–弥赛亚出现。《马可福音》6:1—6叙述了耶稣回家乡的故事,路加把这个故事原来的位置做了移动,把它作为耶稣正式开始传道的时刻(《路加福音》4:16—29)。耶稣自己被圣灵充满(3:22;4:1,14),在家乡会堂诵读《以赛亚书》61:1—2及58:6的内容,并宣布这些经文应验在了自己身上(4:21)。主的灵在他身上,他是受膏者,要被差遣去向穷人传福音,使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受压制的得自由(《路加福音》4:14—19)。那里的民众拒绝了他,预示着这位先知式的弥赛亚将要受到阻力(4:28—30)。他将成为矛盾的化身,正如当他还是个幼儿时西面(Simeon)所称,耶稣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2:34)。

作为先知,耶稣宣布“贫穷的人有福了”(6:20),这也意味着富足的人有祸了(6:24)。富足和贫穷这两个概念,前者指那些社会上有权力的人,他们“有权柄”(《路加福音》1:52),享受社会和宗教特权;后者则指所有那些贫弱、没有权势的人,他们被社会所排斥。

上帝反转了这种价值观,其体现便是耶稣把手伸向妇女和儿童,伸向所有那些受疾病和邪灵折磨的人。《路加福音》中,耶稣是身体疾病的医治者,但这医治代表着“子民的归回”,是对社会异化的修复。最重要的是,《路加福音》中的耶稣与“税吏和罪人”为友,这些人在宗教专家眼里是排除在上帝的义之外的。耶稣呼召的同伴却首先是这样的人(见15:1—3)。

在《路加福音》的叙事中,代表“富足的人”立场的是耶稣的反对者,尤其是法利赛人和文士(《路加福音》16:14)。他们反对耶稣的医治,反对他与罪人、税吏一同吃喝(15:1—3)。他们尤其反对耶稣用先知般的语言质问宗教精英:耶稣说,这些人在人面前受称赞,但在神面前却不受认可(18:9—14)。耶稣越坚持自己的先知计划,他的对手就越抵制它。最终,这些人“不知道”耶稣预言了神的惩罚这一关系耶路撒冷民众平安的事(见《路加福音》19:41—44),他们以煽惑百姓、使民众误入歧途的罪名精心安排、操纵了罗马当局对耶稣的逮捕和审判,(23:1—5,18—25)。路加呈现的耶稣,是一个公众和政治人物,是一个以神的眼光之名挑战现有秩序的先知。

相应地,《路加福音》对耶稣门徒的描述也是积极的。毕竟,在《使徒行传》中他们将成为耶稣先知职分的继任者。他们是听从耶稣呼召的罪人(《路加福音》5:1—11)。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一切跟从耶稣(5:27—32,18:28—30),因此居身贫穷者之列。耶稣差遣他们出去时,他们将耶稣那作为神国象征的医治活动扩展开去(9:6,10—11)。耶稣与那些被遗弃的百姓同在的时候,门徒也跟他在一起(8:1—3)。

但路加也毫不犹豫地描述了门徒在理智和道德上的失败。他们背叛、否认并遗弃了耶稣。然而,他们在路加第二卷的角色如此关键,因而,对于耶稣所拣选的门徒的这些失败,福音书将之视为对先知的历练。

在耶稣的这场运动中,他们首先需要学习成为反主流文化的领袖。如同耶稣不考虑自己、而把自己全然献给他人一样,门徒们也要成为服侍别人的领袖。这个主题多次提到(见9:46—48,12:35—48),但都不如在“最后的晚餐”里那般发人深剩耶稣从自己即将为他人赴死这个角度,阐释了逾越节筵席中饼和酒的意义(22:14—20),而就在这之后,门徒们马上陷入了他们中间谁为大的争论(22:24)。耶稣对他们的训斥反转了世人对领袖的普通看法:他们不是掌权的恩主,而是服侍他人的仆人。耶稣干脆地说“我在你们中间,如同服侍人的”(22:25—30),强调了这个观点。

在《使徒行传》的叙事中,门徒表现为耶稣先知职分的继任者,不过,他们能表现得如此有力量,完全是因为从耶稣而来的圣灵力量降临到他们身上(3:11—26)。跟耶稣一样,他们被圣灵充满,讲论神的道(4:23—31)。他们所行的“奇事神迹”,最重要的是医病,由此在世界上证明复活的权能(3:1—10,4:33,5:12—16)。除了耶稣所拣选的门徒之外,司提反、腓力(Philip)、巴拿巴(Barnabas)和保罗也都享有圣灵的力量,并为神在基督身上所成就的事情做了类似的见证(见3:6;6:5;8:5;11:24;9:17,28)。

《使徒行传》中的使徒还推进了耶稣有关公有式社会生活的构想,这可以说是更为激进的一种主张。他们放弃个人财产,共享所拥有的一切东西,救济穷人(2:41—47,4:32—37)。他们与罪人一同吃饭,接纳外邦人进入信仰,与外邦人一起吃饭而并不要求其行割礼或遵行摩西律法,由此进一步发扬了耶稣的包容态度(15:1—35)。最后,他们践行了耶稣的领袖观,尤其是在饭食的服侍这件事上(6:1—7)。在路加对最早期基督教的看法中,不仅耶稣是先知式的,整个教会在世上也是先知式的呈现。

尽管各卷同观福音有很多共同之处,但每一卷对耶稣及其门徒的刻画都是独特的。每一卷都分别从不同方面重新诠释了律法,也分别提供了对1世纪基督徒社会处境的独特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