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作为教会夫子的耶稣-《新约》入门

时间:2024-12-05 06:44:01

《马太福音》:作为教会夫子的耶稣

《马太福音》的写作时间通常被认定在公元85年前后,这有两个原因。首先,《马可福音》的传播需要一些时间,《马太福音》的作者对它编辑加工也需要时间。其次,从马太的加工中可以看出,当时马太的教会与教诲性的犹太教派之间有着对话和冲突——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圣殿被毁(公元70年)之后。

《马太福音》:作为教会夫子的耶稣-《新约》入门

马太精心加工了《马可福音》。他尊重《马可福音》的基本情节和侧重点,同时修正并精简了其相对冗长的叙事风格,还增添了大量新材料。他在叙事上的增补在开头和结尾最明显。马太增加了耶稣的家谱,将其先祖追溯到亚伯拉罕(Abraham)(《马太福音》1:1—17),并增加了有关耶稣婴孩时期的描述,以此呼应《出埃及记》(2:1—23)。如此,马太明确地将耶稣与以色列人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在叙述的末尾,马太增添了耶稣复活后的一次显现——当是时,耶稣授意剩下的门徒去施洗,“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并许诺与他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28:19—20)。由此,马太又明确地将耶稣与教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马太福音》中最具实质性的增补是耶稣言论,它们要么来自与《路加福音》共享的原始材料(Q字原材料),要么出自另外的来源。马太把这些众多的言论融入分散的“训诲”中,因而这些训诲既有内在的条理,又按照主题分布。最著名的是《马太福音》5—7章的“登山宝训”:它不是耶稣本人直接的教导,而是福音书作者所造。需注意的是,《路加福音》中类似的那篇“训诲”在地点、长度和内容上都有所不同(见《路加福音》6:20—49)。

因而,《马太福音》不仅实际长度比《马可福音》长(前者有28章,后者只有16章),而且由于马太压缩了叙事并增加了这些训诲,它看起来甚至要更长。要跟上《马太福音》的故事情节并不容易,因为它的叙事经常被耶稣的教导所打断。虽然《马可福音》中也一直称呼耶稣为夫子,但《马太福音》所刻画的这位夫子不仅在行动上,也在言语上教导门徒。

在5—7章的训诲中,耶稣定义了进入神国的种种条件;在第10章,他指引门徒如何完成使命;在第13章,他用比喻解释了天国的奥秘;在第18章,他讲到了教会内部的生活;在第23章,他抨击了犹太教中的对手文士和法利赛人;在第24—25章,他细细教导门徒有关末日的事情。《马太福音》后来被视为“教会的福音”并非偶然,因为它精练且侧重教理,对传教和训导尤其有帮助。

耶稣在23:1—39跟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论辩,是马太福音中很有特色之处,它表明马太的教会将自己视为一个学派,与圣殿被毁后存留下来并形成古典犹太教的犹太教派别抗衡。这一犹太教传统发扬了法利赛人的信仰。法利赛人认为,要在上帝面前过公义的生活,律法书的教导是必要而充分的标准,他们以文士为解经专家,将上帝的诫命灵活运用于不断变迁的环境中。

这一犹太教派别出现在公元70年之后,它与基督教都认为自己是以色列文化的正统传承。基督徒越在会堂里宣扬耶稣是弥赛亚、称他是“主”,那些非弥赛亚主义的犹太教徒就越难与他们共处。最终,犹太人编出了一段“咒诅异端”(birkat ha minim,字面意义为blessing against heretics)祷文,使得基督徒不可能再参与他们的会堂敬拜。

《马太福音》的成形表明它创作于这样一种对抗的环境中:一派尊耶稣为夫子、为主,另一派则遵守摩西律法和法利赛人的阐释。《马可福音》牢牢聚焦在门徒身上,《马太福音》则将门徒身份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放在教会通过与正统犹太教的对抗努力自我定位的过程中。

马太对耶稣的刻画符合这种背景。与《马可福音》中相同,耶稣是人子和神子。但对他的描述是依据律法书所做的文学加工。既然耶稣是不同宗教团体分离的原因,那么对这一分离出的团体来说,他也应当成为其组织自身象征符号时的关键点——这些符号对占据统治地位的犹太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马太福音》首先证明,耶稣应验了律法。具体方法是以固定的模式引出某段经文,“这事的成就,是要应验……”(例如,见《马太福音》1:22,2:5)这些插入的话明显带有解释性质,实质上是作者对故事的评注,意在引导读者把耶稣的降生、幼年时代、传道、受苦和死亡,甚至他的出卖者犹大的死亡(27:3—10),看成是先知明确预言的应验。耶稣一生的每个时刻,都带上了律法经文的依据。

《马太福音》还把耶稣描绘成律法书的弥赛亚式阐释者,“登山宝训”明确表明了这点。通过引用经文,《马太福音》把耶稣的幼年生活和受洗,解释成与摩西(Moses)带领犹太人走出奴役的大业遥相呼应(尤见1:15)。耶稣与律法的关系也通过摩西揭示出来。耶稣坐在山上教导门徒时(5:1—2),阐明了这一关系:他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律法。他对门徒的公义要求不比律法少,而是更多(5:17—20)。

在一系列反命题中——“你们听见有话说……,只是我告诉你们……”(5:21—48)——《马太福音》展示了耶稣如何通过阐释律法产生“比文士和法利赛人”(反对他的犹太教师)更大的义。马太通过这样的叙事表明,耶稣最终揭示出了律法的真意。因此,当法利赛人批评耶稣跟税吏和罪人一同吃饭时,马太笔下的耶稣如此回答:“‘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9:13;见《何西阿书》6:6)

《马太福音》甚至暗示耶稣是律法的化身。要理解这点,有必要知道拉比(犹太教师)关于律法的经典表述。拉比们说律法是永恒的,在西奈山启示给人以前就已经存在于上帝心中,并且永远不会改变。律法是智慧,是对律法书命令的实现。研习律法与在圣殿献祭、持守安息日同样公义。要成为犹太教徒,就要背负律法的轭。神之永在(shekinah)显现在研习律法者身上。

相应地,在《马太福音》中,耶稣将自己与智慧联系起来(11:19),并称自己比殿还大(12:6)。耶稣呼唤那些劳苦担重担的人去负他的“轭”,这样他就会让他们得享“安息”(11:29—30)。复活之后的耶稣宣布,他会永远与门徒同在(28:20),告诉他们“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18:20)。在《马太福音》中,耶稣是神之永在的中保。《马太福音》中呈现的耶稣不像《马可福音》中那样带有讽刺色彩,而是一个有权柄、且善用比喻的人。

《马太福音》对门徒的描述,与其对耶稣的刻画相符合。他们是真正的局内人,知道“天国的奥秘”(13:11)。这个观点以一个很微妙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即马太修改了马可对“夫子”和“主”这两个称呼的用法。《马可福音》中所有人都称呼耶稣为“夫子”,而只有那些需要他医治的人才称呼他为“主”(《马可福音》6:28)。相反,马太将这两个称呼用作区分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方式。只有局外人——首先是文士和法利赛人——才称耶稣为“夫子”或“拉比”;对他们来说,耶稣不过是另一个凡人教师(见19:16,22:16)。

然而,局内人认为耶稣是被高举的,已经被赐予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28:19)。在整个叙述中,马太笔下的局内人都称耶稣为“主”(见15:28,16:22),这个称呼表明了耶稣作为永远“与他们同在”的复活者的崇高地位(28:20)。例外情况也证明了这个规律。在最后的晚餐上,当耶稣预言有个门徒要出卖他时,其他门徒的回应都是问:“主,是我么?”(26:22),但背叛者犹大却问:“拉比,是我吗?”(26:25)犹大指引暴民逮捕耶稣的时候,他对着耶稣说了一句“请拉比安”(26:49)。

《马太福音》对耶稣门徒的描述也并非完全正面。他们的道德品格表明了他们同《马可福音》中的门徒一样有缺陷:马太笔下的耶稣多次称他们为“你们这小信的人”(6:30,8:26,14:31,16:8),因为他们心存怀疑。在《马太福音》中,犹大出卖耶稣,彼得不认主,其余门徒在危难时也抛弃了耶稣。事实上,彼得拒不认主看起来更加让人吃惊,因为在《马太福音》中,彼得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是其他门徒的代表:毕竟,耶稣正是把“天国的钥匙”(16:19)托付给了彼得。马太刻意引导读者注意,当彼得不认耶稣的时候,使用了起誓的方式(“我不认得那个人”,26:72),而在登山宝训中,耶稣曾明确驳斥这种说话方式(5:33—37)。

《马太福音》所刻画的门徒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更加聪明。在让耶稣解释撒种比喻时,马太清楚地表明,明白“天国的奥秘”(13:11)是听道后收获丰盛果实的关键(13:19,23)。在讲完一系列比喻之后,耶稣问他的门徒:“这一切的话你们都明白了吗?”他们说:“我们明白了。”(13:51)这之后马太为耶稣安排了一句回答,揭示了这卷福音书的社会和象征背景:“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13:52)

耶稣的门徒扮演了文士在法利赛派犹太教中的角色。他们有智慧,因为他们被赋予了教导的责任,而要教导别人,他们自己首先必须明白。在福音书结尾,耶稣差遣他们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