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作为神国奥秘的耶稣
《马可福音》很可能是第一部写成的福音书。传统上认为其创作于大约公元67—70年,因为第13章所预言的圣殿被毁,还没有受到现实中犹太圣堂被罗马人破坏的影响。学者们一致认为,《马可福音》运用了犹太启示文学的象征主义手法,该手法兴起于第二圣殿时期,是一种通过运用文学想象抵制外来影响的方式。
启示文学作品通常是托名的,即假托一位古代英雄向当下的读者说话。升入天国的可能性和种种异象,为受压迫的人提供了对于历史的另一种理解:上帝是历史的掌控者,并会毅然采取行动拯救其子民(尽管事实看上去并非如此)。启示作品会包含复杂的“密码”:它们用神秘数字、拟人化的动物以及宇宙力量作为象征,引导局内人了解其中的奥秘。
《马可福音》第13章是这类作品的一个小小例证:耶稣跟最亲近的三个门徒说到未来的事情:他描述了一场大灾难,随后“人子”驾云降临,施行神圣的拯救。不过,《马可福音》对启示意象的运用并不仅限于某一章节,而是散布在整个叙事中,因此,最好将《马可福音》作为一出以现实主义叙事形式呈现的启示戏剧来读。《马可福音》保留了这种文体中固有的局内人/局外人反讽:读者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耶稣是“弥赛亚”和“神的儿子”(1:1),但叙事中的人物并不知道这点,虽然他们作为耶稣的门徒,本是最应该拥有这种“局内人”知识的人。
《马可福音》对耶稣的描述完全是启示性的。这卷福音书没有记叙耶稣年幼时期的情况。耶稣一出场就是在另一个启示人物施洗约翰那里受洗。经过圣灵的洗礼、又在旷野受试探(1:9—12)之后,他又征服了压迫人类的宇宙力量(污鬼)(1:21—28),从而证明“神的国”正在通过他的言行临到人间(1:14—15)。
《马可福音》强调耶稣的行为甚于其话语。尽管每个人都叫耶稣“夫子”,尽管他对追随者也表现出教师的姿态,《马可福音》却只记述了他很少的言论:几处比喻(见4:1—32)、一些深刻的警句(见6:4,7:15)、先知的警告(13:5—23),以及最明显的,教导门徒忠于神国的代价(见8:34—38)。
耶稣的“新道理”(1:27)是有关权能的问题。耶稣医病(1:29—34)、赶鬼(5:1—20)、平息海上的风浪(4:35—40)、用几张饼喂饱很多人(6:34—44),还在水上行走(6:45—52)。无论其追随者还是对手都在问:“这到底是谁?”(4:41)——这个问题的答案,《马可福音》的读者早已知道。
《马可福音》对耶稣的刻画很复杂,并非简单地将其描述成一个行神迹者。对于自己的弥赛亚身份,耶稣似乎希望保密(3:12,9:9)。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位大有能力的行神迹者,竟然注定要在其人类对手那里受苦、死亡。因而,《马可福音》刻画的关键之处,在于耶稣通过他正式的受难预言(8:31—32,9:31,10:33—34),教导门徒说自己的“人子”身份不仅要在荣耀的未来得到彰显(见13:26),而且尤其要在当下的受难中显明。人子“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10:45)。受难预言使门徒们——当然还有《马可福音》的所有读者——预备好去理解耶稣受辱而死的意义。
《马可福音》关于耶稣受难的说法是现存最早的,从中可以看出这件耻辱的事情如何被阐释所扭转:表面看来似乎是弥赛亚的失败,但实际却是神国在世界做工的最有力证明。作为人的耶稣的软弱,体现了神的权能。
因此,《马可福音》中的耶稣既不直白,也不简单。相反,他带着深刻的悖论:身为魔鬼的征服者却屈服于人类对手的残暴。通过耶稣的死,上帝开始了在人间的掌权。耶稣的复活——在有关受难的三次预言中已经有过暗示,并在耶稣显荣时有过短暂的表现——让耶稣故事成为一出喜剧而不是悲剧,也让《马可福音》对于耶稣的记叙成为一种教导,一种以软弱彰显权能的教导。
《马可福音》对耶稣门徒的负面描述一开始让人感到震惊。毕竟,彼得、雅各(James)、约翰等人物都是早期基督教运动中的领袖和英雄(例如,见《加拉太书》2:9—10),是值得敬仰和效仿的对象。然而,在《马可福音》的描述中,他们都不够好、都会犯错。
由于《马可福音》把焦点放在了门徒的戏剧性事件上,这种负面描述就显得愈加强烈。耶稣的对手也很重要,因为他们代表着人间的宇宙力量——耶稣要与之斗争的力量(见3:20—30)。但是耶稣拣选门徒恰恰是为了扩展自己的活动,并在他遇到预言中的挣扎时“与他同在”(3:13—15)。
门徒们的不足,首先是因为他们的愚笨。《马可福音》讥讽地扭曲了“局内人”的启示主题。他们理应领会耶稣的比喻,理解他的身份(4:10—12),但恰恰相反,连耶稣最清楚、最直白的说法,他们也一再误解(7:6—23,8:14—21)。在耶稣身份的问题上,他们也同样迟钝。彼得一度认识到耶稣的弥赛亚身份(8:27—29),但很快又误解了这一身份的含义(8:32—33)。当耶稣越来越直白地预言自己的命运时,彼得和约翰、雅各的回应却曲解了门徒的身份,将它与个人的权势和地位、而非谦卑的服侍联系在一起(9:34,38;10:13,35—37)。耶稣在走向死亡的道路上对门徒的教导,与这些追随者的糊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9:39—50;10:14,42—45)。
门徒们缺乏理解,这还可以原谅。毕竟,《马可福音》中的耶稣确实充满矛盾,令人困惑。然而,更严重的问题是他们缺乏忠心。耶稣拣选他们,是要他们“与他同在”,而且他的教导很清楚,做他的门徒就意味着效法他身为弥赛亚的独特方式——为他人受苦。当耶稣以弥赛亚的身份荣入耶路撒冷(11:1—11),进入犹太和罗马敌人的地盘时,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一度令门徒们很激动,但他们很快又背离了这种态度。
耶稣在圣殿中的先知式姿态(11:15—19)招来了更多人的公然反对,他们开始谋划以法律名义处死他(11:18,14:1)。随着这一阴谋的展开,耶稣的一个门徒(犹大[Judas])变节通敌(14:10—11)。在耶稣的信心出现危机时,他最亲近的三个门徒都睡着了,没有保持警醒(14:32—42)。彼得曾三次公开不认耶稣(14:66—72)。耶稣被捕时,门徒们全都逃跑了(14:50)。《马可福音》特别提到,一个少年人甚至赤身逃走,连裹身的麻布也不要了(14:51—52)。“夫子”遭到了所有学生的抛弃。
《马可福音》精心建构的叙事是为了刻画耶稣身上的矛盾和门徒的不称职,以此来教导读者。这一教训在耶稣显荣那一幕表述得非常清楚:当时,彼得看到耶稣的荣耀,脱口说出了不该说的话(这是他的一个特点)(9:5),有声音从云彩里传来,教导门徒(及读者)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9:7)《马可福音》的读者便不会寄望模仿门徒,而是会留意效法耶稣。
虽然《马可福音》中没有明确描述复活之后耶稣的显现,但整卷叙述的视角都是将耶稣看作被高举的主。虽然马可福音的结尾相对较短(但毫无疑问具有独创性),且似乎仍以失败收唱—那些女人都离开了,并且因为害怕而没有告诉任何人(16:8),但在该章靠前的部分可以发现希望的根据。在空坟墓中,信使告诉她们耶稣已经复活,要她们去“告诉他的门徒和彼得说:‘他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正如他从前所告诉你们的。’”(16:7)
虽然那些女人并没有传达这个信息,但读者却知道了,并且知道彼得和其他早期门徒已经跟复活的主恢复了关系。细心的读者会认出坟墓中的信使。《马可福音》将其描述为“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着白袍”(16:5)。马可希望读者明白,那个赤身逃离(14:51)的少年人已经归回,他是第一个见证耶稣复活的凡人。《马可福音》的结尾不是绝望,而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