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的必要性-《新约》入门

时间:2024-12-05 06:35:03

解释的必要性

信徒们心中有一种认知上的矛盾亟须解决。按社会学家的说法,认知上的矛盾是指两种观念之间的冲突,或者经验与观念之间的冲突。比如,我的观念是父母爱孩子,但实际经验是父母总打我。人们会感到这种观念和经验之间的矛盾无法忍受,要寻求一种化解的方法。

解释的必要性-《新约》入门

对于最初的信徒来说,他们自己身上有一个直接而明显的矛盾——他们对神圣力量的体验与自身现实处境之间的矛盾。如果已经获得了神圣力量,面对阻力时他们为什么仍然无能为力,为什么仍然软弱、受蔑视(《哥林多前书》1:26—31;《希伯来书》10:32—34)?如果借由受洗,他们经历了生命的复活(《罗马书》6:1—11),为什么他们中仍有人得并仍有人死去(《哥林多前书》11:30;《帖撒罗尼迦前书》4:13)?如果他们已经领受了圣灵的圣洁,为什么他们中间仍然有罪的存在(《哥林多前书》5:1—13)?如果他们领受的圣灵是上帝给以色列人的应许,为什么得救恩的更多是外邦人,而不是犹太人(《使徒行传》28:25—29)?这些矛盾都迫切需要开解。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新力量的来源本身也存在疑点。信徒们认耶稣为主,但同时也认他为弥赛亚(《使徒行传》2:36),而对犹太教徒来说,对这两个身份的认可都造成直接的认知矛盾。承认耶稣是主,似乎会造成“天上有两位掌权者”的局面,这就会威胁到犹太教严格的一神论主张:如果只有创造天地的这一位主,那耶稣又怎么能成为“主”(见《哥林多前书》8:4—6)?

承认耶稣是弥赛亚(即基督)则造成更多困惑,因为这跟托拉的符号世界相冲突。1世纪的犹太人有很多关于弥赛亚的预期,但所有被期盼的弥赛亚都是要让犹太人过得更好,要“使犹太民归回”。就此而言,耶稣没有做到;犹太人并没有因为耶稣而变得更好。

根据托拉的严格信条,耶稣也不能算是一位公义的弥赛亚:福音记载他违反安息日的禁条(《马可福音》2:23—3:6),无视有关洁净的条例(《马可福音》7:1—23),与“罪人”为友(《路加福音》7:34,15:1—3)。

最有问题的是耶稣死去的方式。保罗清楚地说明,“十字架的道理”被外邦人视为“愚拙”——这是奴隶的死法,而非贵族的死法;对犹太人而言则是“绊脚石”(《哥林多前书》1:18—25)。律法书说“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见《申命记》21:23;《加拉太书》3:13),就像是在说后来耶稣的死亡。

在这里,认知的矛盾达到了极点。耶稣是那位圣洁的上帝吗?是那位公义的、降下圣灵的主吗?还是说他因为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受到了神的咒诅,是个失败的假弥赛亚?对最初的信徒来说,在开始解释自己的经历之前,需要先解释清楚有关耶稣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