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释迦牟尼:从王子到佛陀

时间:2024-12-05 04:59:05

五蕴

“五蕴”(five aggregates,巴利语pa?cakkhanda)这个佛教术语,就是对这个过程所作的分析性描述之一。这个描述暗含了这个过程的无我、变化和相互依持的性质。第一蕴是色蕴(materiality),它包括四大(physical objects)、根(sense organs)、身(the body)。另外四蕴是受、想、行、识。在这些“蕴”中,亦即在这个身心过程之中,包括了属于个体和他所经验的一切东西。受蕴只是这个过程的一个方面而已,是禅观可以发现的一个方面。受蕴的变灭性和不堪能性,刻画了整个过程的特征。这就是所谓:“略说一切五取蕴苦”。或如佛陀在别处所说:“如五蕴生、坏、灭,比丘,汝之生、坏、死,亦复如是。”(《最胜义光》,第1卷第78页)

五蕴-释迦牟尼:从王子到佛陀

这看上去像是一种调子很阴郁的学说,大家出于本能会怀疑它的真实性。在这个世界上,肯定还有点儿幸福的东西吧?其实,佛法并未否认经验中会有各种各样的满足感。禅观的修行已经假定,坐禅人了了分明地见识过这样的幸福感。苦就被当作苦,乐就被当作乐。但是,不能认为,这种幸福感会是牢靠的,并且能够延续下去。

可是,这还未能充分地答疑解难,因为这种怀疑的真正根据是在别的地方,也就是在质疑者的经验和佛陀的经验完全不同这一点上。苦的教义预设了佛陀身处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没有两样,同样易受并死、天灾和人类压迫的侵扰伤害。在佛经里,苦正是以这些方式被宣讲着。但是,对于大多数西方人来说,人生的这种易受伤害的脆弱性被压制下去了,或者说通过繁荣、医疗进步以及那些负责隐瞒死亡的特殊机构,被弄得不那么引人注意了。没有对人生如朝露一样危脆的觉知,人们就不会有理由把不满足这类小不如意与死亡、疾并长期的挫败等大苦大难联系在一起。结果呢,大家可以忍受各种小的不适(佛教僧侣也在学着这么做)。可是,对那些在自己的经历中体验过这种危脆性——这种危脆性可能是来自心理、社会以及物质方面的——的人来说,小不如意和大苦大难之间的这种联系,就有很强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