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
在晚期猿人中,最知名的类群是尼安德特直立人,一般称为尼安德特人(有些研究者倾向于用现代德语的“Neandertal”,但由于其名来自必须保留原始拼写的双名法则,因此“Neanderthal”也是正确的)。尼安德特人的头骨、牙齿、颅下骨在形态上都具有独特性。尼安德特人似乎仅仅生活在欧洲及其邻近地区,而形态特征最鲜明的晚期尼安德特人则长期生活在非常寒冷的冻原上。
在西班牙一处名为胡瑟裂谷(Sima de los Huesos)的遗址最早发现了体现尼安德特人特征的化石。最初由埃米利亚诺·阿吉雷(Emiliano Aguirre)、现在由胡安·刘易斯·阿苏瓦加(Juan Luis Arsuaga)领导的一个西班牙研究小组,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人类化石。这些化石残遗来自大约30—40万年前,是在建筑工人修筑新铁路时挖开的一个山洞里发现的。
这一物种被命名为尼安德特直立人,这是因为,同一类型的标本——尼安德特1号,一个残缺的成年人骨架,是于1856年在德国尼安德峡谷中的克莱恩-菲尔德霍费尔-格罗特(Kleine Feldhofer Grotte)遗址发现的。事后看来,这并不是首次发现尼安德特人化石。1829年在比利时昂日(Engis)遗址发现的一块小孩头骨和1848年在直布罗陀福布斯采石场发现的一块成人颅骨,也都显示出了明显的尼安德特人形态特征。在费尔德霍费尔洞穴没有发现动物化石或考古学证据,那里似乎也不会再发现此类线索了。然而,归功于档案研究对古人类学作出的显著的贡献,拉尔夫·施密茨(Ralf Schmitz)和尤尔根·西森(Jürgen Thissen)设法收集了关于费尔德霍费尔洞穴足够的位置信息从而追溯到已经发生极大变化的尼安德峡谷,并找到了1856年矿工丢弃的洞穴沉积物残存。1997年进行的发掘发现了动物化石、手工制品和人类骨骼碎片。他们报道说,“发现的一小块人骨(NN 13)正好是尼安德特1号的左大腿骨外侧”。2000年的时候,发现了更多的动物化石、考古证据和人类骨骼碎片,“两块颅骨碎片……能与尼安德特1号的颅骨相拼合”。对重新发现的沉积物的年代测定表明,尼安德特人这一典型标本的时代距今大约4万年。
在发现尼安德特人典型标本之后,1880年在希普卡的摩拉维亚(Moravia)也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化石。后来又在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化石:比利时的斯拜(Spy)(1886年)、克罗地亚的克拉皮纳(Krapina)(1899年至1906年)、德国的埃林斯多夫(Ehringsdorf)(1908年至1925年)、法国的莫斯特(1908年),在海峡群岛的圣布雷拉德(St Brelade)(1911年)还发现了尼安德特人的遗骨。1924年首次在西欧以外的地方,克里米亚的基克-科巴(Kiik-Koba),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化石。此后的发现是在1929年在地中海东部地区黎凡特(Levant)卡梅尔山的塔邦(Tabun)洞穴和1938年在中亚的特什克-塔什(Teshik-Tash)。与此同时,在意大利的萨科帕斯托(Saccopastore)遗址(1929年)和古塔日/奇切奥(Guattari/Circeo)遗址(1939年)也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化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有一些新发现,首先是在伊拉克的沙尼达尔(Shanidar)遗址(1953年),然后在以色列黎凡特的阿木德(Amud)遗址(1961年)、卡巴拉(Kebara)遗址(1964年),再后来在叙利亚的代德里耶赫(Dederiyeh)遗址(1993年)。在欧洲和西亚也不断发现了尼安德特人新的化石证据,例如1979年在法国的圣沙塞尔(St Césaire),1983年在西班牙的扎法拉亚(Zaffaraya),以及1999年在希腊的拉克尼斯(Lakonis)。
多数具有其所有独特形态特征的成年尼安德特人化石发现于距今10万年—3万年的遗址。这些特征包括大鼻孔、中间前倾的流线型脸庞、顶部和后部都呈圆形的头骨、平均比现代人大的颅腔、骨干粗关节面大的独特肢骨。这些基本上都属于欧洲和近东类群的特征。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没有尼安德特人化石发现的记录,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人类无法适应那里非常寒冷的气候环境。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尼安德特人居住的地区经受了以10万年为冷暖交替周期的气候变化。
关于尼安德特人与现代人类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尼安德特人的形态非常特化,对现代人类基因库没有重大的贡献,而且与现代人的差别太大,无法归入智人范畴。相反的观点认为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差别相对较小,支持将其列入智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