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化石记录的偏缺
几十年来,古人类学家采集了数千件的人类化石,其时代可追溯到六至七百万年前。虽然这个数字听起来令人振奋,但大多数都集中在人类进化的后一阶段。除了时代偏缺,人类化石记录还存在其他偏向性和薄弱环节。发现并设法弥补这些偏缺的工作是埋藏学的重要课题。骨骼中一些最硬的部分如牙齿和下颌骨被发现的较多,而颅下的脊柱及四肢,尤其是脊椎、手和脚的标本都发现的较少而且保存得不好。骨骼不同部分的相对耐久性(例如,下颌骨普遍较重,且骨密度比椎骨高)可以解释为何身体各部分保存情况不同。较轻的骨头如椎骨很可能在倾盆大雨之后被洪水席卷到湖里,与鱼和鳄鱼的骨骼化石混杂在一起。相比之下,较重的骨骼如头骨和颌骨会沉落到溪流或河流底部的石头缝隙里,与其他陆生动物的重骨骼一起保存在河流的沉积物里。
造成保存状况差异的另一个因素是,许多人类的尸体成为了食肉动物的美餐。豹子喜欢咀嚼猴子的手和足,如果灭绝的大型食肉类动物有类似的偏好,那么人类身体的这些部分就会很少变成为化石。因此,我们掌握的牙齿演化知识要比掌握的手和脚演化知识多。体型大小对类群是否可能形成化石也有很大的影响。大体型类群比小体型类群更容易形成化石;同样,在一个类群中,大个体比小个体成为化石的可能性更大。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些偏缺现象同样存在于人类化石中。
某些环境更利于形成化石,也更容易发现化石。因此我们不能说,某一特定时期或特定地方的化石多就意味着出现在那个时候或那个地方的人类个体就多。只是那个时期或那个地点的环境可能比其他时期或地点更有利于化石的形成。同样,某一特定时间或地点缺少人类化石并不能表示那时那地缺少人类。正如俗话所说,没有证据并不表示不存在证据。类似的逻辑表明,某些类群在其最早化石记录之前可能已经存在,也可能存活超过了化石记录的时代。因此,某类群化石人的最早出现记录(FAD)与最晚出现记录(LAD)可能是对这个类群起源与灭绝时间的有保留的说法。
同样的保留态度也适用于对化石地点地理分布的描述。几乎可以肯定,人类生活的地方远比发现的化石地点要多。古老的环境往往不同于我们现在看到的,现在我们认为不宜生存的一些地方在远古时期未必如此;反之亦然。
最后,并非所有的环境有利于保存骨骼和牙齿。骨骼和牙齿也很少能在强酸性的土壤环境里存留。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在古森林环境中不会找到人类化石,因为那里的腐殖酸水平很高,但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在有些地点,考古学家曾期望可以发现石制工具和骨骼一起,而他们只发现了石制工具,骨骼和牙齿在形成化石之前已被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