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恐龙灭绝的反思-恐龙探秘

时间:2024-07-01 18:17:06

最后……

我的中心思想比较简单。我们作为人类,可以简单地选择无视地球上生命的历史,而这一历史通过研究化石至少可以部分地获得解释。的确有许多人坚持这样的想法。我要说,幸好我们中的少数人不这么看。生命的华彩乐章已经跨越了过去的36亿年——这是一个惊人的漫长时期。目前我们作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地统治着大多数的生态系统,但我们仅仅是在过去的1万年里才上升到地球生命中的这个位置的。在人类出现之前,形形色色范围很广的生物占据着统治地位。恐龙就是这样的一个类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无意间充当了它们那个时代地球的管理者。古生物学使得我们能够部分追溯它们的这一管理地位。

对恐龙灭绝的反思-恐龙探秘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我们能否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并运用它们来帮助我们,以使我们在最终消亡的时候为其他后继的种群留下一个适于居住的地球?鉴于当前呈指数增长的人口、气候变化,以及核能所造成的全球威胁,这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责任。地球不仅仅是“此时此刻”,而是具有久远历史的。我们是生存在这个星球上的、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第一个物种。我真诚地希望我们不会同样是最后一个。在研究了浩瀚无边的化石记录中物种的起伏盛衰以后,我们可以确信的一件事情是,人类不会永远存在。

自从我们作为智人在大约50万年前起源之后,我们人类可能会再延续100万年,或者如果我们特别成功(或幸运)的话,也许甚至是500万年,但我们最终将会重蹈恐龙的覆辙:这一点已经无可置疑地记录在岩石中了。

作者简介

伯纳德·伍德从事人类进化方面的研究已有30多年。1997年他成为乔治·华盛顿大学和史密森学会的人类起源学教授。此前,他是利物浦大学的解剖学教授,医学院院长。他著述颇丰,主要论及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化石研究方面的应用。

译者简介

冯兴无,中国科学院地层与古生物学博士,现任《人类学学报》副编审兼责任编辑。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20年,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编著有《天道酬勤桃李香——贾兰坡院士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大窑遗址研究——四道沟地点(1980~1984)》等。

高星,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

图目

生命树图的脊椎动物部分

古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示意图

C. K.(鲍勃)·布莱恩演示斯瓦特克朗洞穴人类化石遗址的复杂地层关系

古人类化石的一些测年方法及其覆盖的年代范围

过去6百万年间氧同位素水平波动情况

进化的两大假说:“种系渐变”和“间断平衡进化”/66

现生高等灵长类分支和对应等级的比较

主合派/简单分类(A)和主分派/复杂分类(B)对生命树上高级灵长类分枝的解释

“可能的”最早人类化石种的时代分布

复原的“露西”骨架

早期猿人和过渡猿人化石种的时代分布

晚期猿人化石种的时代分布

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起源说和走出非洲说“强”和“弱”模式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