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会在21世纪存活下来吗?
在精神病学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预测说它的终结近在眼前。乐观主义者(特别是医学和生物学研究者)认为会出现惊人的突破,像抗生素打败结核病或种痘根除天花一样驯服精神疾玻精神卫生运动也曾希望理性的子女养育、酒精消耗量的下降和社会条件的改善能够令精神分析师和心理治疗师无用武之地。这种情况至今还没有发生。现代医学的成功带来了老龄化人口的挑战,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病例都出现了增长。随着对待个体情感的态度愈发开放和尊重,对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需求出现剧增。精神科医生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人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呈不可阻挡的上升之势。单纯从精神病学从业人数和对精神卫生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来看,显然精神病学应该会持续繁荣。
但是精神病学将来的面貌会跟现在一样吗?情况毫无疑问是在变化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手段会从更为传统的医学治疗精神病手段中分离出来吗?在世界的很多地方,精神病学才刚刚从神经病学中独立出来,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听到强烈的呼声,要将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重新联合起来,这一要求被视作是未来更为强大的医学精神病学一个符合逻辑的发展。很多精神科医生已经自称“神经精神科医生”。在许多德国式体系中现在就是这种情况。在一些医疗体系里,精神科医生负责诊断和住院病人的治疗,强调高度科学化的医学模式。对残疾病人的长期离院治疗由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来承担,并更多地借助人际的力量。这些压力并不是新出现的。新的情况是,受过高度培训、掌握必要技术的临床心理学家、护士和社会工作者大量涌现。责任和权力结构正发生转变,大相径庭的医疗实践正各自不断发展。
这些发展是合乎逻辑的。知识的拓展促进了专业化,所以精神病学出现一些细分是不可避免的。尽管如此,精神病学正在坚守自己作为一门学科的阵地。独立于神经病学或内科学之外建立精神病科仍被视作进步的标志。与此类似,当人们能够选择的时候,他们仍然希望医学专业知识(或者说是权威?)能够与精神病学传统上对心理和情绪的敏感结合起来。精神病学的医学血统使人们放心,然而很少有人相信它真的只是医学的一个分支。
心智和大脑不是一回事。精神疾病(以及由此而来的精神病学)的界定特征仍然对我们的自我意识和最亲密关系产生着影响。解决这些问题是精神病学的标志,而且没有证据表明社会正对它失去兴趣。即使过了一百年,仍然可能会有这样一本关于精神病学的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