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爱?-情感密码

时间:2024-12-04 21:26:06

永恒的爱?

根据前面的介绍,情绪似乎可以被明确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情绪,它们是共通的、先天的。另一类是特定文化下的情绪,如“野猪般的情绪”。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先天性并不是两个极端的问题,而是程度的问题。在研究情绪或者任何其他的生理或者心理特点时,我们不应该去问它是不是先天的,而应该问它在多大程度上是先天的。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某个特点的形成所需的“特殊条件”越多,其先天性就越少。学习一种语言比长出两条腿的先天性成分要少,因为后者只需要正常的基因、基本的营养,以及免于灾难的运气,而前者除了需要这些条件,还要加上与其他有言语能力者的交流。学习英语的先天性成分就更少了,因为它要求其他有言语能力的人讲英语。

永恒的爱?-情感密码

因此,我们应该把基本情绪和特定文化下的情绪看作一个连续体上的两端,而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根据某种情绪的形成所需的特殊条件的多少,以及这些条件的特殊性,我们可以把情绪放在靠近“基本”的一端或者靠近“特定文化”的一端。基本情绪比特定文化下的情绪更具有先天性,但它们也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条件。

对于某些情绪,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判断它们在先天性这一连续体上的位置。有很多证据表明恐惧和愤怒是非常基本的情绪,而“野猪般的情绪”明显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但是,对于其他情绪就没有这么清楚了。争议很大的一种情感就是爱情。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共通的情感,像恐惧和愤怒一样根植于大脑。另一些人则不同意,认为爱情更像那种被“野猪般的情绪”所控制的状态。拉·罗什富科(La Rochefoucauld)曾说过一句名言:“如果有些人从来没有听到过爱情一词,那他们就永远不会谈恋爱。”有人认为爱情是特定文化下的情感,他们的观点更极端:如果以前没有听到过爱情故事,就没有人会谈恋爱。

这一观点最著名的支持者是作家C. S. 刘易斯(C. S. Lewis),他认为爱情是在12世纪早期的欧洲创造出来的。就是在这一时期“典雅爱情”成为欧洲许多诗歌的主题。在这些诗歌中,绅士会爱上皇宫里的贵妇。他会成为她的骑士,为她效劳,然而他对她的激情很少会有圆满的结果。兰斯洛特(Lancelot)对亚瑟王(King Arthur)的妻子格温娜维尔(Guinevere)的爱可能是这一文学体裁中最著名的故事了。

如果爱情确实一些中世纪诗人创造出来的,那么,在中世纪之前,就没有人可以体验到这种情感了。C. S. 刘易斯很乐意接受他的这一煽动性的论点所产生的结果,并且宣称“在荷马(Homer)和维吉尔(Virgil)生活的那个年代没有人恋爱”。

这一定可以位居20世纪最荒谬观点排行榜的前几名。很难相信像C. S. 刘易斯这样敏感的人没有发现《旧约》的《雅歌》中所表述的显而易见的激情:

我妹子、我新妇,

你夺了我的心!

你用眼一看,

用你项上的一条金链夺了我的心!

然而这篇诗歌比中世纪的描述典雅爱情的诗歌早了一千多年。事实上,爱情的出现比这篇诗歌还要早,可能出现于人类初期。10万年前,当我们的祖先还在非洲平原上时,他们的身体活动与我们大不相同,但是他们的情感生活可能与我们非常相似。最早的人类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平原上寻找可以吃的植物,建造暂时的居所,现在这些活动只在极少数人类聚居地中存在,但是许多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他们也花很多时间热恋、做爱、嫉妒、心碎,就像我们今天一样。

人类学家所研究的文字出现以前的社会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我们相隔甚远,而在这些文化中也可以找到爱情的存在。然而,如果浪漫的爱情是欧洲的发明,那么与欧洲没有接触的人就不会体验到这种感情。这一简单的设想让两位人类学家能够对爱情文化理论予以检验。首先,他们需要一个可操作的爱情的定义,为此他们确认了这一概念的核心要素:对一个人强烈的性吸引感,当所爱的人不在时感到愤怒和渴望,当对方在场时感到强烈的欢乐。他们还列出了其他成分,包括精心策划的示爱行为,如送礼物、用歌和诗表达爱情。然后他们考察了人类学的文献,统计了对这些特点有过描述的文化。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发现所记录的90%的文化中都有这样的描述。如果人类学家确实观察并记录了这90%的社会中的爱情事件,我们可以打赌这一情感在另外的10%中也存在。

根据这些证据,似乎不应该有人再怀疑爱情的普遍性了。然而,将爱情看作欧洲的发明也有一点道理。即使是基本情绪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有差异,尽管这种差异很校回到音乐的那个比喻,尽管乐谱是一样的,不同乐队演奏同一支交响乐时也会有所不同。与此类似,不同的文化中的爱情也会表现得稍有差异。在西方,爱情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这些独有的特点包括:爱情必须是突然发生的,它应该是一生承诺的基础,是自我实现的最高形式。因此,虽然爱情是人类共同的主题,但这个主题可以有一些小差别。

和“野猪般的情绪”不同,爱情可能不属于特定文化下的情感这一范畴,但它也不是恐惧之类的基本情感。哲学家保罗·格里菲思(Paul Griffiths)提出,情感不是分为两类,而是三类。他认为除了基本情感和特定文化下的情感之外,还有“高级认知情感”。这样分可以,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些分类并不是非此即彼就行。如前所述,基本情感和特定文化下的情感之间的差异是程度上的而不是类别上的。我们把先天性看作一个连续体,基本情感位于“先天性程度最高”一端,特定文化下的情感位于“先天性程度最低”一端。加上第三类“高级认知情感”,这个连续体就会被分成三段而不是两段。高级认知情感的先天性比基本情感要少,但比特定文化下的情感要多。

除了在先天性程度上与基本情感不同以外,高级认知情感在其他方面也有所不同。它们不像基本情绪反应那样本能而迅速,也不是普遍只用一种面部表情表达。爱情就是一个例子。一见钟情是可能的,但这种情况较少,更常见的爱情是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内逐渐成长,而恐惧这种情感通常在几毫秒内就会发生。另外,恐惧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典型的面部表情来识别,而爱情却没有特定的面部表情。

格里菲思认为像爱情这样的情感应该称为“高级认知情感”,因为它们比基本情感需要更多的脑加工。基本情感大部分是在大脑的下皮质结构生成,而像爱情这样的情感更多地发生于新大脑皮层中。在过去500万年人类进化过程中,新大脑皮层是大脑发展最快的部分,它支持着大多数复杂的认知能力,如条理清晰的逻辑分析。由于高级认知情感比基本情感与脑皮层的联系更紧密,它们更容易受到有意识思维的影响,这就可能使高级认知情感比基本情感更具有文化差异性。然而,尽管如此,高级认知情感仍然是普遍的。它们与基本情感一样,是人类特性的一部分,由我们共同的演化史塑造而成,这一点不同于特定文化下的情感。

除了爱之外,还有什么属于高级认知情感?可能的选项包括:内疚、羞愧、尴尬、骄傲、羡慕、嫉妒(见下框),也许“甘え”也应该被归为高级认知情感。这几项体现了高级认知情感更深层的特点:所有这些情感本质上都是社会性的,而基本情感则不是。你可以害怕或厌恶无生命的物体和非人类的动物,但是爱和内疚感的产生则需要他人的存在。伤害了一只动物可能会让你感到内疚,有些人也可能宣称爱上了他们的宠物,但内疚和爱似乎并不是因为这些才进化形成的。高级认知情感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的祖先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这些情感是将人类社会连在一起的黏合剂,我们在下一章将会有所了解。

高级认知情感

高级认知情感与基本情感都是普遍的,只是前者表现出更多的文化差异性。与基本情感相比,高级认知情感的形成与消失需要更长的时间。下面所列的是一部分高级认知情感:

●爱

●内疚

●羞愧

●尴尬

●骄傲

●羡慕

●嫉妒

一些基本情感也可以具有高级认知情感典型的社会功能。比如某人看到粪便时会感到厌恶,这是一种基本情感。然而,当你对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感到厌恶时,帮助你避开传染性的或者有毒的东西的基本情感反应也具有让你避开不值得信任的人这一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