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机制的结构
经过全面思考,弗洛伊德构想出一种新的心灵模式。它包括三部分:自我、本我和超我。“本我”被定义为心灵深处最古老的那一部分,其他的结构都源于此。
它包含所有遗传下来的东西,与生俱来,融入肌体——因此,最重要的是,它包括源自躯体组织的本能,这些本能以我们尚不知晓的形式寻找到最初的心理表达。
(《弗洛伊德全集英文标准版》,XXIII.145)
本我是原始的、无序的、感性的“非逻辑的领域”:
它是我们个性中黑暗的、无法触及的部分;我们是从对梦和对神经官能症症状的研究中获得了对其甚微的了解。大部分本我都是负面的,只可被当作自我的鲜明对照物来描述。我们用一个类比来描述本我:我们称之为一种混乱状态、一个充满沸腾刺激的大锅炉……它充斥着来自本能的能量,但是它没有组织,不能产生任何集合意志,只能力争使受享乐原则支配的本能需求得到满足。
(《弗洛伊德全集英文标准版》,XXII. 73)
弗洛伊德明确地区分了两种不同的、他称之为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的心理功能。本我使用的是初级功能,它运用我们在第四章讨论梦时曾引用过的凝缩、移置、象征和愿望的虚幻实现等机制。本我还忽视时间和空间概念,对互相对立的概念,如黑暗/明亮、高处/深处不加区分。如弗洛伊德描述的那样,本我只受最基本的、原始的心理动力原则制约,即避免本能的张力所引起的“不快”,而这只能通过愉快地满足本能需求来实现。
弗洛伊德对人性的悲观看法典型体现在他认为所谓的“享乐原则”更多关注的是寻求避免痛苦而非追求享乐。这是弗洛伊德很多思想的基矗在第二章里,我们注意到,弗洛伊德将强烈的情感视作必须除掉的烦扰,而非一种要去追寻的快乐。
自我是代表意识的那部分心理。它使用次级过程:即推理、常识及对外界刺激或内心本能的推动进行延迟回应的力量。弗洛伊德将自我刻画成一个与感知器官紧密相连的“特殊的组织”,因为它最初是由外界刺激冲击感官而发展起来的。
自我首先、最终都是身体上的自我。
(《弗洛伊德全集英文标准版》,XIX. 26)
弗洛伊德旨在说明,自我是源自由身体表面而来的感觉,它是身体表面的一种投射。“我”的意义取决于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独立实体的感知。自我一旦存在,“就充当本我和外界之间的媒介”。凭借这种介于感官感知和运动活动之间的中间连接,自我得以控制自发行为。自我的基础功能是自我保存。
对于外界事件,自我这样来发挥功能:通过意识到刺激的存在,存储有关它们的经历(于记忆中),(通过逃离)避免过度强烈的刺激,(通过适应)处理温和的刺激,最后(通过活动)对外界作出利己的权宜变化。对于关系到本我的内心事件,自我如此发挥功能:它对本能的要求施加控制,决定是否允许它们获得满足,将这种满足的获得拖延至与外界契合的时间和场合,或者完全地抑制它们引起的兴奋。
(《弗洛伊德全集英文标准版》,XXIII. 145-146)
弗洛伊德这样描述他心灵划分的第三部分:
漫长的童年时代——人类成长中依赖父母的时期——在自我中积淀形成了一个特殊动源,使得父母的影响被延长。这被称为超我。当这个超我不同于自我或与之相反时,它构成了自我必须考虑的第三种力量。
(《弗洛伊德全集英文标准版》,XXIII. 146)
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我们先前提过的,他的那篇关于自恋的文章。弗洛伊德认为,随着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他最初妄自尊大的自恋倾向逐渐减弱,即他不再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金宝贝”,是宇宙的中心。随着儿童逐渐习得文化和道德思想,他的原欲本能冲动经受着压抑。由于这种心理上的分裂,儿童逐渐意识到他不能再理想化自己;理想自我是他本身的自我总无法达到的。弗洛伊德设定心灵中有这样一个致力于自我观察的力量,它观察着自我,判定自我是否符合了,或者有没有达到理想自我。如上面引文中显示,超我最初产生于父母的禁止和批评。因为童年长期对父母的依赖,父母的标准和之后社会的标准投射于内心,即它们融入了个体心理中,或成为了个体心理的一部分,导致一旦自我没有达到理想自我的要求,就会听到良知的谴责。
弗洛伊德在此也同样可以使用巴甫洛夫的术语。超我可以被看作是由父母的命令和批评构成的重复条件反射训练的产物,例如,“你必须早餐后漱口”可能成为深植于脑海中的一条命令,以至于已经离家很久的成年人,如果没有照做的话,依旧会感到不安。
因此,自我不稳定地平衡于外界、本我和超我三者之间。它们各自可能强调一个不同的方向。因此人类行为有时显得摇摆不定或犹豫不决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