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成参战的共识-19世纪英国

时间:2024-12-04 18:26:06

赞成参战的共识

在接下来的可怕的4年里,赞成参战的广泛共识基本没有改变。当然,这期间还是有不少的变化,尤其是在1916年5月不受欢迎的征兵决议开始实行之后。最终,到了1917年,不考虑其他因素,如劳工组织变得愈加激进以及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救世主般的魅力,单是厌战情绪就已开始动摇这一共识。当然,这种共识的维系也是由于政府对新闻媒体进行了软硬兼施的控制、审查以及编造“德国佬”危言耸听的暴行。政府对激进派或反战分子进行了大量迫害。尽管来自政府的压力很大,到1917年时,基督教和平主义者的“反征兵组织”和民主监督联盟(主张媾和)等组织对公众的思想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兰斯多恩勋爵(Lord Lansdowne)对和平的呼吁(1917年11月29日)也产生了很大的轰动。尽管如此,现存的战争史料表明当时绝大多数人依然认为这场战争是正义且必要的,而且不管代价有多大,必须打到德国人完全投降为止。军队对志愿者进行了大规模且热情高涨的招募——1914—1916年招募志愿军以充实赴法部队的做法也确实证明了这种方式在扩充军队数目上远比此后实行的强制招募成功得多。长年的陆上和海上冲突从最初1914年秋西线的对峙,持续到1918年9月同盟国的突破,而大众对这些都坚忍地挺过来了。

赞成参战的共识-19世纪英国

这些可怕年月从心理上和道德上给英国人的记忆和人生观打上了深刻的烙樱它极大地影响了整整一代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塑造了一战结束以后20年间英国人对外来战争威胁的反应。西线的战争以一种陌生的形式进行着:双方采取守势进行久拖不决的深壕战,而无法采用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历经考验、引人注目的新式机动攻击战。法国在这将近4年的时间里,战线几乎没有推进。虽然英国偶尔也尝试抓住战争主动权,但总是以巨大伤亡告终,这对于奢侈地享受了百年和平的英国人来说是非常不可思议的。1915年9月英国对卢斯的进攻很快被击退。更大的挫折是1916年6月英国在索姆河的进攻,第一天就损失了6万人,而此役的伤亡总数达到了42万人。最糟糕的战役是1917年8、9月份的帕森达勒之战,超过30万名英国士兵在战役中伤亡,其中相当一部分葬身于佛兰德斯大雨滂沱的泥沼中。地面部队和坦克等作战机械在这种毫无机动可言的战役中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新型战斗机也成效甚微。和在其他场合一样,指挥官与普通士兵之间存在的阶级分野阻断了他们之间的沟通,这对于整个战役期来说都是致命的。事实上,英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基本上停止了进攻。1918年3月到4月英军在亚眠防区拼命阻止德军新一轮的进攻。直到当年8月英军在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爵士(Sir Douglas Haig)领导下实现了戏剧性突破,战争的胜负才初见分晓。与此同时,劳合·乔治和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等人主张绕开西线僵局,转而在相对边缘的“东线”作战,但这种战略也遭到了接二连三的挫败。1915年夏对达达尼尔海峡的远征是一项巨大的军事失误,导致了严重的损失;一年后对萨洛尼卡的远征也是如此。尤其是达达尼尔远征的失败让丘吉尔作为理性政治家的声誉一落千丈,数年后才得以挽回。即使在英国拥有传统霸权地位的公海地区,1916年6月英德间的日德兰海战至多也就打了个平手。英国主力舰队在指挥不力的交战中损失了3艘作战巡洋舰、3艘其他巡洋舰以及8艘驱逐舰。

后来在几乎所有剧院中,反战宣传片描绘了愤怒的民众对英军陆海指挥官的猛烈抨击,指责他们为灾难的罪魁祸首。“战地诗人”们,如在战场上牺牲的威尔弗雷德·欧文(Wilfred Owen)和艾萨克·罗森堡(Isaac Rosenberg),以及在战争中幸存的西格弗里德·沙逊(Siegfried Sassoon)和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被帕森达勒的血腥场面震惊了。他们强烈呼吁民众反对战争,反对会使一半的年轻人失去生命的残杀。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也强有力地支持这一观点——在这场战争中,一共有75万人牺牲,250万人受伤,其中不少人留下了永久性的残疾。虽然事实如此残酷,但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西线总指挥约翰·弗伦奇爵士(Sir John French)于1915年底被调离后,其职务由黑格接替。这位沉默而严厉的苏格兰人勇敢而正直,因此逐渐在民众中树立起很高的声望。这一声望只有埃德温·勒琴斯爵士(Sir Edwin Lutyens)在蒂耶普瓦尔为纪念英军阵亡将士而修建的高大纪念碑能够比拟。陆海军的其他将领,如比提(Beatty)海军上将以及艾伦比(Allenby)将军(1917—1918年在埃及指挥英军由巴勒斯坦攻入叙利亚,扫除了德军的重要同盟土耳其军队的威胁),也成为备受欢迎的战争英雄。战壕象征着一种严酷但不可避免的解决方法。布鲁斯·班斯法瑟(Bruce Bairnsfather)笔下著名的漫画人物“老比尔”,鼓励他的战友,如果他知道哪儿有“更好的活儿”就不会来当兵了,这幽默地表达了人们对堑壕战恐怖气氛的容忍。军事危机度过后,英法得到来自美国的巨大军事和经济援助。英法联军终于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战前突破了德军防线并逼近德国边境,而大众的拥战热情也达到了顶峰。英国似乎面临着一种军事崇拜的危险,而这种情绪是自从安妮女王(Queen Anne)统治时期的莫尔伯勒时代之后在英伦三岛上从未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