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出欧洲
英国从欧洲事务中抽身也从外交上反映出来。打败拿破仑后,欧洲大陆的保守派领袖,尤其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Tsar Alexander I of Russia),力图通过经常性的大国协调会议建立一种欧洲的合作制度。但是,甚至早在1814年时,英国的外交家就更愿意通过传统的权力均衡方式取得安全保障,哪怕这意味着重新扶植起法国作为平衡俄国势力的砝码。在1814年到1848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英法之间都维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协约关系,但1830年时,这种关系曾受到干扰。那年,信奉天主教的比利时脱离荷兰,看样子它可能会落入法国的势力范围。后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利时保持中立,新王室同英国有密切关联——这一切都由1839年的伦敦条约确立下来,得到保障。1914年8月,德国违背了这个条约,致使长期的和平局面告终。
英法之间的其他问题因同土耳其帝国的不断衰落搅在一起,就没有那么容易解决了。英国希望维持土耳其帝国,以缓冲奥国和俄国在巴尔干的扩张。这个时期,帕默斯顿子爵(Viscount Palmerston)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1830年,已46岁的他才刚刚步入外交界,就神不知鬼不觉地挤入了白厅那脏兮兮的外交部(其权力鼎盛期也不过只有45个雇员),并一呆就是三十多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奉行了一种富有侵略性的爱国主义、然而在一定限度内仍不失为自由主义的政策。不过,1847年时,在欧洲名气最大的英国政治家并非帕默斯顿,而是自由贸易的使徒理查·科布登。他在欧洲的一个个首都受到款待,而他的东道主全都相信一件事,那就是保守的君主政体行将就木,自由主义的时代已经曙光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