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宗
福音教复兴运动在政治上是保守的,但它很快就走上了特殊的发展轨道。1795年,由卫斯理创立的“循道宗”正式与英国国教分裂,因为循道教徒无法再接受传统的神职授予方式。他们仍是托利党派的,但后来又分出来的一些循道宗派变得更加独立和激进,如“原始循道派”(1811年退出国教)。循道会属于北方,是“约克郡真正的宗教”;在其他地区,浸礼会和公理会在工业城镇扩张势力,而这些地方的上层通常都是唯一神教和贵格会的信徒。在《费力克斯·霍尔特》这部关于1832年的“政治小说”中,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这样描写不从国教派新教徒的价值观:
这里的人都不相信“旧时的英国”要多好有多好。这里许许多多男女都明白,他们的宗教和他们统治者的宗教不太一样,这么说来管人的兴许比他们好一点,要是真的比他们好,说不定就可以让许多事情改一改了,那些事情把这个世界搞得好像更让人苦不堪言了,当然也更加罪孽深重了。
“生命宗教”在威尔士成就了一场宗教革命。1800年时,威尔士80%以上的人仍追随国教。18世纪中叶,在国教的传教努力下建立的“流动学校”提高了(威尔士语)读写能力,也培植起国教最终无法再支持的宗教热情。于是,倾向加尔文教的循道宗和形形色色的非国教宗派就流入了这个真空地带。到了1851年,威尔士已有80%的人去礼拜堂。
在苏格兰,长老会是确立的正教。长老会掌控教育、济贫,实际上还是二级立法机构。由土地拥有者及其世俗的、自由开放的教牧人员掌管的教会不仅日益受到来自独立派长老会的攻击,还受到那些欲将权力交给会众的福音信徒的严厉批评。在爱尔兰,不从国教的传统开始时有自由主义倾向,其领袖人物将自己法律上的不利地位同天主教教徒的遭遇相比。但是18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事件,以及福音基要主义的再起,最终大大加深了信奉新教的东北部与其他地方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