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矛盾与改良主义浪潮-美国简史

时间:2023-12-03 11:19:01

社会矛盾与改良主义浪潮

在国家发展的大趋势下,社会现实的阴暗面也突显出来。由于工厂薪金仅够勉强糊口,美国城镇贫困人口激增,阶级差距日益扩大。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移民遭到敌视,甚至成为暴力袭击的受害者。成立于1843年的反移民政党美国人党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社会矛盾与改良主义浪潮-美国简史

西进运动给北美印第安部族带去了毁灭性的打击。在1811年印第安纳领地爆发的一场战役中,威廉·亨利·哈里森率领美军击溃了肖尼部落首领特库姆塞(Tecumseh)领导的印第安部落联盟。这一次,因为无法再次利用欧洲列强之间的冲突,西北领地内的印第安人被迫要么不断向西迁徙,要么偏安保留地之中。1832年,在部落首领黑鹰(Black Hawk)的率领下,索克人与其他印第安部落企图收回密西西比河以东他们世代生活的土地,却遭到了残酷镇压。

在南方,根据《印第安人迁移法》(1830年),切诺基人和其他印第安部落被赶出了他们世代居住的土地。尽管马歇尔首席大法官在两个著名案件中判定印第安人获胜,但是州政府官员和杰克逊总统却对此熟视无睹。杰克逊甚至讥讽道:“马歇尔先生作了裁决,现在他得靠自己去执行。”在1830年《国情咨文》中,杰克逊称:当“这些野蛮的猎人”被驱逐后,南方将“迅速实现人口、财富和实力的增长”。在那个时代,杰克逊曾被视为“美国民主崛起”和“平民时代到来”的代言人,而从今天的角度看,他身上的光环却少了很多。在美国军队的铁蹄下,印第安部落背井离乡,沿着所谓的“血泪之路”迁移到今天的俄克拉荷马州境内,成千上万的印第安人在迁徙的路上倒下,埋骨他乡。

动荡的社会变迁也成为宗教奋兴、乌托邦改革尝试和改良运动的沃土。周期性宗教奋兴运动不断越过南部边疆,其中,查尔斯·芬尼(Charles Finney)从1825年起领导的奋兴运动很快在北部城市吸引了大批信众;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预言基督将于1844年返回人间,在新英格兰地区聚集了大批信徒;约瑟夫·史密斯(Joseph Smith)于1830年发表了《摩门经》,声称自己是在超自然力量的协助下发现并翻译了这部经典,成功地吸引了一批追随者。《摩门经》反映了新英格兰地区清教徒的天定命运观,将北美大陆描述成肩负着神圣使命的特殊之地。

随着城市和工厂的发展,在19世纪40年代,美国耶稣基督复临归一会建立了多个禁欲社区,遍及从缅因州到肯塔基州的广大区域。耶稣基督复临归一会又称震教派,是英国的一个教派,其信徒早在1774年就来到了美国。这些社区因其特殊的礼拜仪式、做工精巧的手工制品和种子等其他产品而受到关注。在艾奥瓦州、宾夕法尼亚州、新哈莫尼、印第安纳州以及波士顿附近的布鲁克农场,其他宗教和非宗教性质的公社组织不断涌现。一些人成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夏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理论的追随者。这些公社组织的创始人天真地希望合作能够取代竞争性个人主义,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基督并未在1844年重返人间;约瑟夫·史密斯却在1844年被杀害(不过他创立的新教派仍继续存在);乌托邦社区也逐渐消亡。尽管如此,人们对社会改良的渴望并未消除,改革运动席卷美国。禁酒派倡导人们远离酒精;守安息日者敦促国会通过将周日定为休息日的法案;还有一些人则宣扬应仁慈地对待囚犯和疯子。马萨诸塞州的贺拉斯·曼(Horace Mann)为改善公立学校而积极活动。在北部各州,废奴的努力虽然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但是废奴的呼声却越来越大。

城镇中产阶级崛起,一些女性开始对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和家长制提出质疑。1848年,纽约州塞尼卡瀑布城的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Elizabeth Cady Stanton)、费城的贵格会牧师卢克丽霞·莫特(Lucretia Mott)和其他几人在塞尼卡瀑布城召开了一次妇女权利大会。大会宣言引用《独立宣言》称“男人和女人生来平等”,并提出要求实现全面性别平等。尽管前路仍有重重障碍,但这仍标志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出席1848年大会的一位年轻代表后来活到了女性获得选举权的1920年选举并参加了投票。)

这些宗教运动和改革尝试表明,当时美国社会渴望再现革命年代所憧憬的社会变革。尽管有诸多社会变革和问题,一些人仍然幻想着要实现托马斯·佩因在1776年提及的那个令人心向往之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