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帝国之争
尽管社会骚动时有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之前,由于法国殖民地从北部和西部形成威胁,北美的英国殖民者仍然非常需要英国的庇护。在16世纪30年代雅克·卡蒂埃(Jacques Cartier)探险和圣劳伦斯河流域法国捕鱼营地和贸易点建立后,萨缪尔·德·尚普兰(Samuel de Champlain)于1608年建立了魁北克殖民地。在法国天主教神父传教的同时,被称为“船工(voyageurs)”和“猎人(coureurs de bois)”的法国皮毛商人在今天的密歇根、威斯康星和明尼苏达境内从事贸易活动。法国要塞、天主教布道团、贸易点遍布从圣劳伦斯河、五大湖区、密西西比河一直到新奥尔良(建于1718年)的广阔地区,彰显了法国在北美建立帝国的野心。
英国殖民者对法国殖民者的举动一直保持着警惕。早在1654年马萨诸塞民兵就曾将法国人赶出布雷顿角岛。在随后的100年里,法国和英国之间爆发了多场战争,英法殖民者之间也冲突不断。1755年,英国殖民者针对位于今天匹兹堡的法国迪凯纳要塞发动了袭击。这次袭击以失败告终,当时23岁的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出任了死于此次冲突的英国将军爱德华·布拉多克(Edward Braddock)的副官。
在七年之战(1756—1763年)中,法国、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列强为争夺主导权而发动战争。战火一直烧到北美大陆,将英法军队、殖民地民兵和双方的印第安盟军全部卷入战争之中。(正是为了凸显印第安部落的加入,英国殖民者将战争的北美战事称为“法国—印第安战争”。)战火席卷了俄亥俄河谷、五大湖区、纽约北部及圣劳伦斯河谷法国占领区。两万余名殖民地志愿军加入英国陆海军作战。尽管英国军队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但是在锐意进取的威廉·皮特(William Pitt)出任首相后,战争局势得以扭转。1759年,英美联军在魁北克境内击溃法国军队,随后蒙特利尔在1760年投降,这场战争的北美战事停火。1763年签订的《巴黎条约》确认英国在北美大陆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的支配地位。
然而,战争却增加了北美殖民地的不满,造成局势紧张。随着法国威胁的消失,英国对殖民地的统治显得更加强势。英国政府颁布了《1763年公告》,禁止殖民者向西扩张,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地区作为印第安人保留地,这导致英国政府和殖民地的关系恶化。另外,英国政府在其新攫取的地区给予法国天主教徒完全的宗教信仰自由,这让殖民地的宗教组织感到紧张,从而进一步激化了殖民者的怒火。此外,为了偿还战争债务,英国议会还提高殖民地的税赋负担。双方的最后摊牌已经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