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步兵-古代战争简史

时间:2024-12-04 11:59:06

重装步兵

让我们来看一下希腊重装步兵的形象(图9)。这是一座青铜雕像,约于公元前500年献纳给多多纳的宙斯圣地。一个重装步兵穿戴的甲胄重量随时代变迁而不同。但如我们将看到的,除两处外,这一尊铜像似乎代表了典型的重装布兵。首先,我们来看他的装备及其所暗示的战斗方式。他头戴青铜头盔,身穿青铜胸甲和胫甲,手执一个大盾牌。这个重装步兵拿的是“比奥夏”盾,与我们在第三章看到的“狄皮卤盾牌相像,但可能在现实中并不存在。重装步兵通常拿的是圆形木质盾牌,盾面覆以青铜,通过中央的臂带和边缘的手柄抓握。雕像人物原本右手执长矛。绝大多数重装步兵还有一把剑作为补充武器。这套装备沉重,穿上后会感到燥热,易疲劳。头盔使视觉和听觉减退。他没有携带任何用于远距离作战的武器。他的战斗少有战术可言(他能多清楚地听到或看到信号不得而知),仅是面对面的交手,而且时间短暂(需在尚未疲劳之前结束战斗)。

重装步兵-古代战争简史

现在我们来关注一下着此装备的士兵。除非他是斯巴达人或者雇佣兵,否则他不是职业士兵。他自己准备装备,而且服役不取薪酬,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前是这种情况,在那之后也经常如此。他相对富有,一般身份是农民,年龄在十八九岁到六十岁之间。公元前5世纪后期,专业武器教练出现了,但很少见。人们认为,对战斗训练来说,舞蹈和竞技比较适宜。士兵与其装备互为一体,与敌厮杀通常都是短兵相接、速战速决。

最后,我们借用最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对重装步兵战的解释设想一下这名士兵在整场战役中的地位。他的位置在方阵——一个由几排战士紧密排列的集体——之中,他认识自己周围的人,有些可能是他的亲戚。在献祭一头牲口的仪式结束、将军发表完演说后,方阵向敌人移动。士兵们步调一致地推进,唱着他们城邦的战歌或者颂歌。接近敌人时,他们由行走变成跑步前进,而且高喊简单的战斗口号,目的是杀入敌阵。如果他们的对手是另一个方阵,那就可能出现相互推挤的情况。人们把这样的战役比喻成一场宏大的橄榄球争夺战,只不过多了致命的武器。后排推搡着前排。或迟或早、有一方会积攒好力量向前冲杀。失败的一方会溃散奔逃,死伤无数。有人估计,对胜利者来说,伤亡率为5%,对失败者来说,为14%。

有些学者从另一个角度看重装步兵的战斗。他们认为“推挤”只是一种比喻说法,后排给予前排士兵的是精神上的支持,或者说重装步兵事实上是在更松散的阵形中战斗。对“标准”的寻求一定会以失败告终。不同的希腊城邦开始采用重装步兵方阵的时间不同,因此它们的作战方式也不尽相同。我们知道,斯巴达人是走入敌人阵列的,底比斯人则喜欢用比标准方阵更密集的阵形交战。即使是同一城邦的方阵,阵形也会根据交战时的情况,作出进一步调整。

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在希腊的阵地决战中,重装步兵方阵占支配地位,当然也有其他类型的辅助军队,如轻装步兵和骑兵。伯罗奔尼撒战争以后,轻装步兵和骑兵在战斗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但希腊人倾向将它们边缘化,无论是在实际的战斗中还是在那些历史记载者的思想中都是如此,因为在绝大多数希腊国家中,控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皆为重装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