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
在艾森豪威尔时代,人们对于那些内容充实、严肃对待道德困惑或某些“重大”问题、特别适合拍成电影的小说同样如饥似渴。亨利·莫顿·鲁宾逊取得1950年畅销书榜头名的作品《红衣主教》讲述了美国天主教会一位红衣主教的生活与磨难(主要涉及性方面)。1954年,鲁宾逊又凭借《并非陌路》二度登顶。这个故事由多个叙述线条组成,讲述一些年轻人接受医学训练的故事。这一情节模式在日后广受仿效——电视肥皂剧即为一例(肥皂剧和白大褂是天生的伙伴)。
安·兰德的资本主义颂歌《阿特拉斯耸耸肩》与19世纪80年代爱德华·贝拉米的《回头看》一样,使作者的“客观主义哲学”广为人知。对于这种哲学的主旨,我们可以用一种更为直白的方式归纳为“美元教条”。在这部小说中,一个大商人的联合会——“财富创造者”——决定“罢工”,社会因此崩垮,这证明世界需要资本主义:你怎么也躲不开富人。
兰德的这部鸿篇巨制一开始销量一般(1957年排名第十,比《佩顿镇》落后八位),而到1984年已售出500万册(也为作者赚了不少教条美元),而且影响了美国许多重要决策者——其中就包括对艾伦·格林斯潘的重大影响。自《汤姆叔叔的小屋》以来,还没有一部小说在政治上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兰德是60年代末期进入畅销小说排行榜的3个“俄国人”之一。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恋童幻想小说《洛丽塔》有数年时间被一些神经紧张的人士禁止出版,只能在巴黎地下流传,1959年终于在美国出版发行。该书出版后迅速登上排行榜首位,但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受到了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的挑战。在作者所属的国家苏联,这部小说只有地下印刷版。纳博科夫赚得盆满钵丰,帕斯捷尔纳克却只得到一个安慰性质的诺贝尔奖(苏联政府禁止他领取此奖)。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讲述“自下而上”式的革命,充满鼓动性。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关部门的帮助下,小说在西方销量空前,洛阳纸贵。这一情况可谓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