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畅销书
在每个畅销书排行榜上我们都应该加上一个劝人“及时行乐”(carpe diem)式的标注:仅为今日之书;能读即读,阅后即弃。
首先我们必须对此作出谨慎限定。畅销书作为一个类别在内容和文学质量上都完全无法预测。没有人能够确定无误地预测市场的行情走势,久于此业的人对于图书销售有敏锐的直觉,但即便他们也无能为力。如果他们有这种本事,就不会有那么多出版商破产倒闭。而有一点可以肯定,大多数小说的销量连成本都赚不回。但是,任何一本小说,或任何一种小说,都可能成功,其中甚至时有文学小说。这种不确定性及其偶尔惊人的后果可以通过以下的问答测验显现出来:
问:米基·斯皮兰和乔治·奥威尔有何共同之处?
答:他们在同一年创作的单本小说都卖出了600万册。
问:在什么地方能看到《1914年8月》和《海鸥乔纳森·利文斯顿》放在一起?
答:在1973年的畅销书榜上,作为排名前两位的畅销书。
问:以下这几——《日瓦戈医生》、《一个谋杀的解析》、《洛丽塔》、《与马姆姑妈周游世界》——有何共同之处?
答:这些书都曾是1958年不同时间段的当周最畅销小说,也是当年年终排行前四名(排序同上文所列先后顺序)。
这些畅销书单可制作成一个相当体面的教育课程,也可用来声讨英美两国业已堕落的大众趣味。Q. D. 利维斯就曾在1932年以其《小说以及广大读者》一书对这种趣味进行过严厉批评。从销售情况图表来看,其实任何小说都堪胜此任:不管它是高雅文学(如E. L. 多克托罗1976年美国排名第一的畅销小说《雷格泰姆音乐》)、内容血腥暴力的廉价通俗小说(如斯皮兰的《我,陪审团》,1946年纸皮本小说排名第一),还是愤世嫉俗却粗制滥造的劣质品(如埃里克·西格尔的《爱情故事》,1970年出版)。
那些位居榜首的小说,后世的人们可能有一天会将其视作“经典文学”,如哈珀·李的《杀死一只知更鸟》,而当时在排行榜上与其相邻的却是哈罗德·罗宾斯那本几乎是色情小说的《提包客》(2007年2月,迈拉·欣德利称她和伊恩·布雷迪犯下那些臭名昭著的儿童谋杀案便是受了此书的教唆)。是好是坏,这两都是1961年的畅销书。这一点——当然二者均为小说——是这两所有的共同之处。
以实际经验而论,畅销小说之所以成为畅销小说是因其畅销,而非其他因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随着潮流的起落,畅销小说可能会出现一些周期性的变化,但要从中找到重要的规律、倾向或对称性的变化,即便并非毫无意义,也是相当困难的。这个问题我们将在第三章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