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Z.伊德尔松及其犹太流散地的音乐丰碑-走近世界音乐

时间:2024-07-01 00:35:08

A. Z.伊德尔松及其犹太流散地的音乐丰碑

将流散地的音乐集于一卷并作为流散地的代表性丰碑作品而发表,看来也许是一项难以完成且徒劳无功的事业。可是,这正是亚伯拉罕·兹维·伊德尔松在1907年为自己设立的任务,其时他从奥匈帝国科学院带着一台蜡筒式录音机来到耶路撒冷。在之后几年,他将在耶路撒冷工作和教学,以此支持他来这里要进行的研究:系统录制所有流散地的犹太社区居民——从西面的摩洛哥到东面的布哈拉和达吉斯坦——唱奏的音乐,这些社区居民曾经定居于地中海东岸的“定居点”(yishuv)。伊德尔松面临的这项任务,是要想办法记录各种理论,即音乐如何表征流散地本身。一个极端是,有些人认为音乐保存了过去,特别是因为流散地的犹太社区相对孤立的生活使他们能够保持自己过去传统的精髓。另一个极端是,人们需要收集经验例证,这些例证也许可以说明那些人们已经较为熟悉的流散地各个地区的犹太音乐习俗之间的差异,尤其是亚实基拿和赛法迪这两种传统。

A. Z.伊德尔松及其犹太流散地的音乐丰碑-走近世界音乐

在接下来的25年伊德尔松一直进行流散地项目研究。无论如何,这个项目决定了他的研究和著述框架,以及他在欧洲、美国和南非的教学方向。第一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和排犹主义兴起,加上他本人几度移民,这些动荡的环境并没有阻挡他发表自己有关犹太流散地的音乐巨著,即10卷本的《希伯来–东方旋律宝库》(以下简称《宝库》)。《宝库》逐卷系统地覆盖犹太流散地。前五卷包含的犹太传统来自也门(卷一)、中亚(卷三)、北非(卷五),以及其他地区。伊德尔松在后五卷所列的传统,更接近于自己所属的传统遗产。他出生于拉脱维亚,在德国做过犹太会堂领唱,并在德国学习了音乐学。后五卷的内容中含有:18世纪的德国犹太会堂唱诗(卷六),东欧犹太人的民歌(卷九),哈西德(Hassidic)犹太人的歌曲(卷十)。《宝库》从各方面看都是一座丰碑。伊德尔松将自己用蜡筒式录音机所录的音乐记谱并发表,他从好几代犹太会堂领唱员传下来的手稿文本里提取出旋律。他建立了历史联系,并将这些联系绘制到系统分析表里。他运用来自历史音乐学和比较音乐学的理论模式,从中推测音阶结构和文化习俗,那些方面揭示了(抑或没有揭示)流散地是由音乐统一起来的。然而,伊德尔松提出的问题有许多他自己也回答不了,但若要承认犹太音乐是基于流散地的世界音乐,那这些问题就至关重要了,而且就自他以来的犹太音乐学术而言,流散地甚至被公认为是那些问题的基矗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