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马利(Bob Marley):编织流散地之网
在鲍勃·马利的职业生涯中,流散地如同心圆那样展开。马利在流散地圆环的中心,有意识地将在加勒比交汇的各种音乐风格编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是一张流散地之网,这一网络从音乐、历史、意识形态和宗教等来源吸取各种元素,将牙买加和加勒比同非洲和欧洲连接起来,并直面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相遇。马利混合了斯卡(ska)和雷盖(reggae),他同样影响了摇滚和说唱,他唤起了拉斯特法里信仰以及对压迫的抵抗,但是如若他当初没有找到可以连接这一切的一个共同主题——流散地,那么在上述各元素自身的折衷主义的重压之下,这一切很可能早已崩溃。
鲍勃·马利的生平本身展现出神圣之旅的特性。他的短暂一生有多个站点,每一站他都能利用交织在他个人生活中和牙买加音乐的公共舞台上的那些复杂历史。他的母亲来自牙买加农村,混血的父亲来自市政管理阶层,鲍勃·马利年轻时,培养了牙买加式的双重意识。他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是在牙买加农村度过的,但在十几岁的时候移居到金斯敦。在他18岁时,他已经为自己的“哭泣者乐队”(Wailers)找到了核心成员。在1965年制作他的第一张斯卡专辑之前,他已经推出了几首流行曲,最出名的是《别激动》(Simmer Down)和《放下它》(Put It Down)。马利生平的大致情况基本上大家都了解了。乐手从他的“哭泣者乐队”进进出出,但是马利及“哭泣者乐队”的组合形态,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几乎没有变过,那时他们制作了一系列专辑:《拉斯特法里派教徒的震动》(Rastaman Vibration,1976),《幸存》(Survival,1979),《津巴布韦》(Zimbabwe,1979)和《起义》(Uprising,1980)。马利长期与癌症斗争,于1981年逝世,自那时起,作为加勒比流散地音乐的符号,他的巨大影响力便无可争议。
鲍勃·马利通过创造同非洲的几种不同联系,象征了流散地的双重意识,但是每一种联系的主要特性都是要强调牙买加人和非洲人的共性。他们都加入了斗争,一方面是反对历史压迫、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势力,另一方面是反对全球经济策略。马利也介入流散地的宗教领域,特别是他积极参与拉斯特法里运动,拉斯特法里派的符号逐渐形成一条隐喻之路,这条路是回归之路,通往最早的黑人基督徒所在的那个非洲。那种回归的音乐之路,在鲍勃·马利的音乐所预示的风格转变中,从隐喻走向了真实: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斯卡节奏里重新采用非洲阿凯泰鼓(akete);接着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慢拍摇滚乐中保持统一的非洲特性;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雷盖乐中充分表达牙买加化了的拉斯特法里派教义。马利通过再次采用拉斯特法里派的象征表象,重新绘制了牙买加流行音乐的路线,把雷盖乐描绘为一种流散地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