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来说,“睡眠”这个词只适用于拥有复杂神经系统的动物。不过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生命诞生之初,那时最早的微生物会根据白天和黑夜调节自己的行为。我们知道今天的微生物即使没有类似神经系统的结构,也拥有由内在生物钟驱动的活跃/不活跃的昼夜循环。
诸如蝎子、昆虫和甲壳动物之类的无脊椎动物也有类似睡眠的状态,此时,它们会经历休息和活跃的循环。在休息时,它们会采取一种固定的姿势,停止对外界做出反应,如果你惊醒它们,它们之后还会补觉。
鉴于此,有些学者认为睡眠就是一种在动物界中很普遍的持续不活动状态。
为什么人和其他动物要花这么多时间在睡觉上?目前这仍是个谜。不过一旦我们更多地理解了动物从睡眠状态中取得的好处,或许我们对睡眠是什么、睡眠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就能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活动的循环
人的睡眠伴随着脑部的复杂变化。这可以由脑电图观测到,脑电图可以测量脑部在一段时间内的电活动。
躺下大约10分钟后,我们会进入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状态,根据脑电图模式的细微差别,这又可分为3个阶段:NREM1、NREM2和NREM3(见图8.1)。每上升一个阶段都意味着进入了“更深”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