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感受这个世界,但实际上我们的感官每时每刻都在遭受信息轰炸,人脑总能将感觉信息转化为有序而意义明确的物体和事件,从而形成知觉。
就拿骑摩托车举个例子吧,这种经历是一大堆感觉信息的大杂烩:物体的视觉动感、树的苍翠、天的湛蓝、风的力量、发动机的轰鸣与震动,种种感觉元素汇总成你对所做之事的认知,这种认知并不是一系列独立的感觉,而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你在骑车。
大脑是怎么做到这一惊人壮举的呢?第一步是收集感觉信息,这不需要我们费多少精力,却依赖于巨量的大脑活动,这大多都是下意识完成的。
尽管看似轻而易举,但所采用的技术实际上奇难无比,人们原则上就设计不出能与大脑相提并论的计算机来做到这事。我们可以利用感觉系统做出非常精细而复杂的决策,比如机场安检人员检视行李,或医生通过X光片检查肿瘤,这种能力没有任何超级计算机可与之比拟。我们每一个人都装备着这样一台高精度感知设备,每一颗大脑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同样的感觉信息处理,而我们甚至都不必知道其原理是什么。
古希腊人就有“五感”的说法——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不过从科学上讲,“五”并不是最准确的数字。较之基于我们主观体验的朴素分类,更合理的做法是根据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来给感觉分类。我们可以将感觉分成4类,因为大脑有4类感受器细胞,分别对应光(视觉)、化学物质(味觉和嗅觉)、机械力(听觉、触觉和平衡觉)以及组织损伤(痛觉);或者也可以分成7类,因为大脑有7条不同的感觉神经通路,包括嗅神经和视神经等。
脑部会将汇入其中的信息分配给6个不同的皮层区域(见图5.1),这6个区域分别负责6种不同的感觉信息:视觉、听觉、本体感觉(温痛触压以及身体姿态与运动信息)、嗅觉、味觉和平衡觉。所以如果从大脑的角度考虑感觉,那应该是“六感”而非五感。当然理论上这些感觉也可以再进一步细分,比如本体感觉皮层就承包了触觉、痛觉还有身体运动与姿态等信息,这些截然不同的感受每种都可以单独算作一种“感觉”。
图5.1 感觉皮层区
定义感觉的另一个难点则是各种感觉经常混在一起,很难说清楚某一种具体感知当中各种感觉各占多少。
就比如说你也许会觉得单脚站立主要得依靠负责平衡的前庭系统,但你若是让人闭着眼睛单脚站立,那较之睁眼单脚站立,他能坚持的时间就只有后者的1/4。实际上我们做任何事情几乎都仰赖视觉,你走在高山之巅时可能会感到眩晕,这就是因为周遭的景物几乎不会随着你的运动而改变,让你觉得就好像在闭着眼睛走路一样。
类似地,食物的风味也不仅仅是嘴里尝到的味道,也包括鼻咽部嗅到的气味,还会受到食物外观的影响,比如酸奶的醇厚质感或柠檬汽水的气泡。所以食品制造者才会讲究色香味俱全,让至少一部分滋味在食物入口之前就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