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个念头在脑海里闪过时,你会觉得好像各种感觉和想法都在不懈地争取你的注意。事实还真差不多就是这样,不同神经网络竞争上位之盛况就好似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生死较量一样。
这个过程的副产物或许就是你有时候会神游八方。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米哈伊尔·拉比诺维奇(Mikhail Rabinovich)和曾就职于美国帕萨迪纳的加州理工学院,现就职于德国法兰克福的马克斯·普朗克脑科学研究所的吉尔斯·洛朗(Gilles Laurent)最先注意到,神经元的活动呈现一种波动状态。当时他们俩正在研究昆虫负责处理气味的神经元,差不多相当于它们的嗅球。他们本来以为会看到神经元的“习惯化”——神经元在检测到气味后活跃度下降,但结果并非如此,神经元的活跃度是随着时间上下波动的。
拉比诺维奇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神经元的活跃度变化模式看着很像20世纪早期数学家阿尔弗雷德·洛特卡(Alfred Lotka)和维多·沃尔泰拉(Vito Volterra)用来描述捕食者与猎物关系的模型,也就是当捕食者快要吃光其猎物时,它们就开始饿死,于是猎物的数目得以恢复,而当猎物数目足够多时,新一轮的捕食循环就开始了。
在拉比诺维奇看来,大脑中的情形跟这个有点像。只不过,大脑里的斗争不是一对一的竞争,而是一大堆组成思想的认知模式的混战,每一个竞争者最多只在瞬间占据了上风(这可能是你有时觉得心不在焉的原因)。
一些异常状况,比如,多动症和强迫症患者的认知模式竞争必定与正常人有所不同,如果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些不同点,那没准就能将不平衡的认知模式竞争调回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