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区里的邻居给你的男孩冠以“淘气包”、“捣蛋鬼”、“破坏大王”之类的称号时,你千万不要把你的男孩拉来痛斥一顿,这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可能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做出更多的破坏行为。
男孩子为什么爱搞破坏,这与其天性有关。他们天性就爱动、爱探索,对于一些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为了满足这些好奇心,他们就会做出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正是为了保护男孩的好奇心,我们不能轻易否定他们的“破坏力”。
一位小学校长养了一条十分可爱的狗,可学校里有一名学生因为对狗的身体结构很好奇,竟胆大包天地把它给解剖了。
当校长知道此事后,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从另一方面发现了这位学生的天赋,于是宽容地对他进行了“惩罚”——让这位学生把狗的内脏结构完全画出来。这位学生根据平时阅读的积累,画了一幅狗的骨骼图和一幅狗的血液循环图。
这位校长是明智的,他没有打骂那位学生,因为他不想破坏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位学生也果然不负众望,在长大后成了一位有名的医生,他就是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麦克劳德的那两幅画至今仍收藏在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
聪明的爸爸妈妈们应该多向这位校长学习并认识到:男孩的破坏行为并不一定是在真的搞破坏,他们之所以会破坏某个玩具,是因为他对这个玩具感兴趣,想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正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他在寻找玩具里面是否有有趣的东西,因为玩具的外观没有一点使他感兴趣的地方。”这对提升他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会有所帮助。
对于男孩的破坏行为,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粗暴地惩罚他,也不要跟男孩说“不许再拆玩具了,不然以后就不给你买了”这样警告和威胁的话。父母的批评和威胁很可能会扼杀男孩探索新鲜事物的积极性。
对于男孩的某些行为,父母不能轻率地将其定性为破坏,而应该设法了解他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日本“发明大王”中松义郎,在50年间共发明了2 000多项科研成果。他小时候,由于好奇,曾趁家人不备,把父母新买的一辆汽车全部拆成了各种零件。他的父母看到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认为他有好奇心、探索得有道理,这更增强了他勇于探索的精神。
对于男孩有益的“破坏”行为,父母应该尽可能地鼓励他并参与进去,因为男孩破坏的过程,是一个手、眼、脑都在活动的过程。鼓励男孩适当地“破坏”,就是在培养男孩的创造能力以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例如,当你看见男孩把表拆了,你应该参与到男孩的活动中,问他:“表里面是什么啊?表针怎么会动?”你应该引导、帮助他一起寻找结果,然后再跟男孩一起把表恢复原样。这样做,才能让男孩在“破坏—探究—重建”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