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岁的女儿特别害羞。带她参加聚会时,叔叔阿姨跟她打招呼,她双手捂着脸,要么低头不说话,要么使劲儿往我怀里扎。如果有人问她怎么了,她甚至会毫不领情地大哭起来,让人家不知所措,我也很尴尬。怎样才能让她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大大方方地面对不熟悉的人呢?
害羞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策略有其积极意义。当面临陌生环境或对陌生人没有充分了解时,个体会感到不安全从而出现自我保护和防备反应。陌生环境和不熟悉的人会让幼儿失去安全感,进而通过害羞的表现来保护自己。但是,过分害羞或持续表现害羞行为会让幼儿变得忸怩、腼腆,导致思维和活动受到抑制,社会适应不良。因此家长需要正视幼儿过分害羞的现象。幼儿出现害羞行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第一,幼儿害羞与遗传因素和先天气质有关。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指出:“一般来讲,70%的父母和幼儿拥有相似的情况:如果父母是害羞的,那么幼儿也是害羞的;如果父母都不害羞,那么幼儿一般不会害羞;如果父母任何一方害羞的话,就加大了他们生出害羞幼儿的可能性。”另外,具有粘液质和抑郁质气质的幼儿性格多内向,会因不适应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而感到害羞。可见,幼儿害羞与遗传因素和幼儿的先天气质有关。
第二,幼儿害羞与教养方式有关。过度保护、过于专制和过高期望的教养方式都可能导致幼儿害羞。比如,很多家长包办代替,对幼儿的照顾无微不至,使幼儿错失了许多社会交往的机会。当幼儿习惯于一切都由家长安排时,一旦进入复杂的社会交往中就会感到束手无策,产生恐惧和羞怯的情绪。再如,一些家长对幼儿期望过高,一旦幼儿没有达到要求,就会表现得失望、沮丧,这会给幼儿造成很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幼儿会自觉不如他人,产生自卑感,羞于接触外界。
第三,幼儿害羞与文化因素有关。菲利普·津巴多认为,在人类所有族群中,害羞在亚裔群体中最为普遍。我国长期受儒家学说的影响,常把害羞看作一种美德,以“沉默是金”、“含而不露”等来教育自己的子孙,喜欢用“害羞的小姑娘”或“有些羞怯的小男孩”来形容温顺的幼儿。因此,文化对幼儿的性格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幼儿出现了过度害羞的表现,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首先,创造机会,提高幼儿接触外界的频率。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幼儿多走出家门,去社区广场、花园绿地等人多的场合,让他们看看周围新鲜有趣的环境,感受不同人的声音和印象,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可能接触到的各种社会环境。但是,也要注意避免众多陌生面孔同时出现,或众多陌生人七嘴八舌地一起逗引他/她等,这样会增加幼儿对陌生人的恐惧。
其次,迎合幼儿喜好,尽量选择幼儿乐于接触的陌生人。幼儿比较喜欢跟年轻阿姨或同伴待在一起,因为年轻阿姨让他/她有种妈妈般的感觉,而从同伴身上幼儿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家长可以带幼儿跟阿姨或同伴多多接触。让幼儿知道除了家里人之外,其他人也都是和蔼可亲的,无须害羞胆怯。
再次,满足幼儿的安全感。幼儿害羞与害怕有关,所以家长要多与幼儿交流,用一些肢体动作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氛围,不能很突然地将幼儿交给“陌生人”抱,同时也要提醒亲朋好友,接近幼儿时动作要慢一点、温柔些。否则会加强幼儿的戒备和紧张心理,让他们没有安全感,以后会更害怕接触陌生人。
最后,切忌溺爱幼儿。幼儿对成人的态度很敏感,如果家长对幼儿总是很担心、焦虑,幼儿很可能会变得内向胆小。因此,切忌溺爱幼儿,如果看见幼儿正爬向床边,不要表现得过于吃惊;幼儿磕碰了一下,不必过分安抚;幼儿要自己拿杯子喝水,就放手让他/她去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