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喜欢时刻抱着安抚物?

时间:2024-06-30 15:35:04

我3岁半的女儿从第一天上幼儿园起就抱着一只玩具熊,如厕、吃饭、睡觉等时刻都抱在怀里。不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她都不撒手,而且不让人洗,真愁人。

孩子为何喜欢时刻抱着安抚物?

心理小百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洛发现,如果将刚出生的幼猴和猴妈妈及同类隔离开,幼猴对盖在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会产生极大的依恋。它们躺在上面,用自己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如果把绒布拿走的话,它们就会发脾气。这就像人类的婴幼儿喜欢旧毯子或玩具一样。为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哈洛设计了经典的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

哈洛用铁丝做了一个代理母亲,它胸前有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装置。然后,哈洛又用绒布做了一个代理母亲。他写道:“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一开始,哈洛把一群恒河猴宝宝和两个代理母亲关在笼子里,令人惊讶的事情很快发生了。在几天之内,猴宝宝把对猴妈妈的依恋转向了用绒布做成的那个代理母亲。由于绒布代母不能提供奶水,所以猴宝宝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代母那里喝几口奶水,然后又跑回来紧紧抱住绒布代母。哈洛和他的同事证明了“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

幼儿在入园前,如果缺少社交经验,在面对陌生环境时很容易因为不会社交而产生不适感。此时,幼儿为了缓解自己的不安全感,就会在幼儿园里依恋自己熟悉的事物,比如自己的玩具或者衣服、书包等,这在新入园的幼儿中非常常见。但是,如果过分依恋玩具,一方面,会阻碍幼儿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妨碍其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另一方面,如果幼儿时刻抱着安抚物,一旦拿开就哭闹,家长常常无法清洗物品,长此以往对幼儿的健康也会造成威胁。安抚物是减轻母子依恋的过渡性客体,其目的是为了协助幼儿平缓地度过依恋母亲的阶段,扩大依恋对象,从而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理想的情况是,幼儿离开母亲的时候,可以在缺乏安全感的时候用安抚物舒缓自己的情绪,最后慢慢减少不安全的感觉,一段时间后将不需要安抚物的陪伴。

孩子上幼儿园一段时间了,却越来越离不开安抚物,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幼儿缺乏社交经验,不知如何与集体中的同伴相处。很多幼儿在入园前与同伴接触的机会较少,与单个或多个同伴自由交往的经验不足,入园后突然要融入集体生活,对缺乏社交经验的幼儿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当进入陌生环境时,幼儿本身就容易紧张,有一个安抚物在身边,会感觉比较熟悉而放松。久而久之幼儿会不愿意面对那个让他/她感到陌生和紧张的社交环境,更愿意和自己熟悉的物品待在一起。

第二,安全感的缺乏导致幼儿发生了依恋对象从母亲到安抚物完全转移的情况。安抚物作为依恋的过渡性客体,代替了母亲的陪伴,幼儿离开安抚物会哭闹,其实是害怕面对与母亲的分离。可能母亲在处理第一次与幼儿的分离时,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彻底分离,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得幼儿内心的安全感没有被满足。当接触到安抚物时,幼儿立刻将对安全的需要全部转移到安抚物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这种不安全的感觉没有减弱,幼儿对依恋对象的需要也就一直存在。

为了缓解幼儿过度依恋安抚物的状况,父母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尽量多陪伴幼儿,尤其是当他们产生不安全感的时候。父母可以适当增加与幼儿的肢体接触,让他们知道父母会尽量陪伴和保护自己,不用害怕,以增强其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信任。

其次,采用削弱与奖赏的办法,逐渐减少幼儿与安抚物在一起的时间,直至最终能完全放下安抚物。父母可以与幼儿一起做一些必须使用双手的游戏,把安抚物放在幼儿能看到的地方,而且在幼儿遵守规则之后及时给予奖赏。幼儿放下安抚物的时间由短到长,慢慢习惯离开安抚物。

最后,为幼儿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在真实的社交环境中提高其社交技能。幼儿刚入园时面临的是一个充满陌生人的场景,很难立刻与同伴建立社交关系,但是有一定社交经验的幼儿能够慢慢找到自己的伙伴,融入集体游戏中;缺乏社交经验的幼儿在这种环境下就容易紧张,而且看到别人都找到了伙伴后,幼儿更容易变得封闭。因此,在幼儿入园前后,家长应多鼓励幼儿与同伴交往,学会主动邀请同伴并独立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