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当孩子的“腿”,还是“拐杖”?

时间:2024-06-30 15:17:04

5岁的淘淘学钢琴时常常不注意听讲。妈妈决定陪淘淘一起上课,并非常认真地跟老师学,回家后再把课上的内容慢慢讲给淘淘。

家长应该当孩子的“腿”,还是“拐杖”?

大班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请小朋友们回家查找一些关于恐龙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分享。美美到家后把作业告诉妈妈,妈妈就帮她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做了份手抄报,一字一句地教美美怎么在课上介绍关于恐龙的知识。

一般而言,由于幼儿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家长需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其作用相当于“拐杖”,做事的主体仍然是幼儿,家长的作用是协助和支持他们。当幼儿逐渐能够独立做事时,“拐杖”就可以慢慢撤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要么充当了幼儿的“腿”,替他们做事,要么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慢慢放手,在幼儿能够独立的时候,仍然充当他们的“拐杖”。

为什么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非常普遍呢?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对孩子不够信任。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做不来,不论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需要成人帮忙。即使孩子已经慢慢长大,仍然将他们看作几岁的小孩子,事事为其代劳。二是过于溺爱。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一切事务大包大揽,甚至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舍不得让他们自己做。尤其在由祖辈照管孩子的家庭中这一现象更为普遍。三是认为自己做比孩子做要省事。孩子做事速度慢、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比如,鞋子穿反了、扣子扣错了、被子叠得歪歪扭扭……很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还不如自己动手省事省心。

真正的爱是要让幼儿学会独立生活,以便他们将来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而包办替代从长远来看,对幼儿的危害极大。一是导致幼儿独立性差、行为懒散,形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如案例中的淘淘,回家后有妈妈继续教,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也没有关系,于是可能养成不认真听课的坏习惯。如若不及时改正,这一习惯将直接影响其进入小学后的学业表现。另外,案例中的美美妈妈包办了幼儿本该自己完成的作业,这可能会让幼儿觉得家长帮着做作业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便会养成不愿意独立学习的习惯,必将影响今后的学业。二是缺少实践机会导致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不足。幼儿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获得成长的。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会做事。幼儿需要通过自己动手,从最初的“不会”到“会”,从最初的“做不好”到“做得好”。如果缺少实践机会,孩子就永远学不会做事,其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三是导致幼儿缺乏自信。由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不足,使得幼儿与同伴相比,觉得自己“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是外在的教育力量,只有自我教育才是内在的教育力量。当幼儿拥有了自我教育的力量,其一生的成长都会是主动的、不断学习的过程。因此,家长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充当的角色不应是代替者,而应是陪伴者和引导者。家长如何从代替者转向陪伴者和引导者,以下三点值得一试。

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大人就得多为他们操点心,多照顾他们。尽管这种认识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家长同时也应看到,孩子在不断地长大,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使他们逐渐有能力完成更多、更具挑战性的事情。家长应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允许他们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孩子目前还无法独立完成的事情,家长可以提供帮助,引导孩子掌握相应的技能后再慢慢放手。

二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做事,并给他们提供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手脚不灵活、动作慢等现象,那是因为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不够好,做事还不够熟练。家长不要急躁,也不要指责打骂,更不要提过高的要求,而是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和锻炼。

三是在孩子独立做事的过程中给予陪伴和引导。陪伴体现在家长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陪着他们一起成长。家长应尽量给孩子多一些时间去慢慢成长,多一些鼓励去慢慢进步。引导体现在当孩子不能独立完成某些事情时,家长进行适当引导,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或是适当地辅助孩子,协助他们获得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