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今年4岁了,妈妈最近发现他特别爱告状。告哥哥的状,告邻居家小朋友的状,甚至还要告不认识的小朋友的状。“妈妈,哥哥小便完没洗手!”“妈妈,刚才在外面玩儿的时候,梅梅抢了我的玩具,还推我!”“妈妈,那个小朋友骂人了,我就不会!”……妈妈为此很苦恼,担心长此以往小朋友们会因为小强总是告状而不跟他一起玩儿。
很多幼儿只要看到别人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或者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就会跑到家长或老师面前告状。一些家长感到苦恼,担心幼儿会因此遭到同伴的孤立。其实,在3—6岁的幼儿群体中,告状行为十分常见,这是由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第一,3—6岁幼儿初步具有了是非判断的意识,但判断能力较弱,判断对错的标准多依赖于成人。这一时期,幼儿常把家长或教师说过的话奉为“圣旨”,当作不可违背的规则。比如,妈妈曾告诉幼儿,“大小便之后要洗手”,幼儿就会用这一标准衡量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当发现有人没有按照这一规则行事时,幼儿就会觉得无法理解,进而出现告状行为。
第二,幼儿告状行为可能是由道德感激发的。3岁后幼儿的道德感开始发展,4—5岁时幼儿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当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会引发他们的告状行为。比如,随地吐痰、说脏话等行为不符合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幼儿会认为做这些事的人违反了规则,想通过告状向家长说明这一问题。同时,幼儿可能也想通过这一行为引起家长的关注,得到成人的肯定与赞赏。
第三,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不强,当发生同伴冲突时需要家长的帮助。从3岁开始,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主要与成人的关系开始向同龄人关系过渡。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容易出现人际冲突,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尤其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中,幼儿更加缺乏同伴交往的机会和经验,从而导致幼儿容易因缺乏交往技能而造成与同伴间的争执与冲突。幼儿在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下,只好到成人面前告状以求得帮助。
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应该怎么办呢?以下几点供家长参考。
第一,正确认识幼儿的告状行为,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家长首先要尊重幼儿,不能置之不理。因为对于幼儿来说告状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如果家长一味打击幼儿的告状行为,可能导致其是非判断能力降低,挫伤其自尊心。当幼儿告状时,家长要注意倾听,了解幼儿告状的对象和具体事件,并允许幼儿争辩。比如,幼儿告状说“哥哥小便之后没洗手”,家长要明白是因为幼儿看到的行为与已有的认知发生了冲突才告状,这时家长应告诉哥哥去洗手,从而让幼儿知道正确的规则是应该遵守并坚持的。
第二,分析幼儿告状的原因,从告状行为中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并提供适当支持。比如,有的幼儿告状是为了获得家长的关注和肯定,那么家长要积极地给予回应。“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你没有这样做是好孩子,以后也不能这样做哦。”这样的回应一方面对幼儿的行为表示了认可,并且转移了他/她的注意力,使幼儿不再纠缠于告状;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幼儿从中吸取教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再如,幼儿与同伴之间发生了矛盾,家长要设身处地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发生和幼儿的感受,并为幼儿提出解决冲突的建议。
第三,鼓励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告状说明幼儿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水平较低。因此,当幼儿告状时,家长要鼓励幼儿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让幼儿明白,当发生矛盾或冲突时,除了发泄情绪,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长此以往,幼儿的告状行为自然会减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