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3岁半了,妈妈发现叮叮最近特别“事儿多”。有一次,妈妈把苹果削了皮切成小块给叮叮吃,她就是不愿意,非要吃整个的苹果,而且还要自己挑选表皮上不带疤的。还有一次,叮叮要吃蛋糕,妈妈知道她吃不完一整个,就掰了一半给她,结果叮叮哇哇大哭,嚷嚷着要吃整个的蛋糕。后来,叮叮不仅在食物上追求完美,在文具、玩具上都要求完美无缺,只要有一点儿损坏,就会把它们扔掉。就连每天穿什么衣服,叮叮也要自己搭配。妈妈很奇怪,叮叮怎么成了完美主义者?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叮叮妈妈这种情况,也会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父母都不是完美主义者,孩子却这么执着地追求完美?
其实,幼儿是天生的完美主义者,他们要求环境和自己的想象要一致,对周围的事物普遍比较挑剔。最初,幼儿在食物上追求完整,常常会因为自己喜爱的食物的破损而出现激烈的挫折情绪。比如,水果上带有一点疤痕,孩子就会拒绝吃;如果提供两块蛋糕,一块完整的,一块破碎的,那他们一定会选择完整的。慢慢地,幼儿会要求自己用的物品没有瑕疵。如果有人破坏了物品的完整性或是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他们会拒绝使用这件物品,甚至发脾气、哭闹。然后,幼儿会追求自身形象的完美,具体体现在对穿衣搭配的严格要求上,穿的衣服必须完好、整洁,并且搭配要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最后,幼儿会追求环境和自身素养的完美。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幼儿的经验过少,恪守一种经验造成的。在经验多次积累之后,幼儿才会逐渐明白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与人的关系,知道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变的。这一时期对幼儿审美观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如果帮助幼儿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气质与素养。面对幼儿的“完美主义”,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充分尊重、理解幼儿的需求。幼儿无论是要求食物的完整,还是追求物品的完美,抑或是对自身衣着、素质的严格要求,归根到底都是在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已经初步知晓了美的概念,追求完美能够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也能促使其发现生活中的美,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因此家长应充分尊重并理解幼儿的需求。
第二,尽量满足幼儿追求完美的需求。在大多数成人看来,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瑕疵,只要不影响使用,则不必在意。因此,当家长看到幼儿因为一点点瑕疵而丢弃整件物品时,会觉得是在浪费东西,往往采用训斥或批评的方式,结果常常导致幼儿哭闹不止。其实,家长可以尽量满足幼儿的需要,这样在幼儿经历了这一时期后,心智水平会上升一个层次。比如,带幼儿一起挑选食物,让他们亲自挑选没有疤痕、没有斑点的水果;尽量给幼儿提供没有损坏的玩具,如果玩具稍有损坏,可以与幼儿一起尽快修复或给他们一个新玩具;让幼儿自己搭配衣服,家长从旁指导并提出建议。当家长满足了幼儿追求完美的需要,他们便不再无理取闹。
第三,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幼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标准,家长对此要多加肯定。当然,幼儿的审美标准未必正确,这就需要家长进行适当引导。比如,幼儿可能认为只有带着项链、手镯等饰品才是美,而忽略了其他美的事物,这时家长要注意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美。比如,带幼儿去公园、海边、山川等地方观察树木、鲜花、大海、大山等,感受大自然的美;跟幼儿一起饲养小动物,培养他们发现动物的美;与幼儿一起制作手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