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亮亮妈妈非常担心,她发现三岁半的儿子经常说谎。打碎了杯子,却说“哥哥打碎的”;根本没有见过超人,却和小朋友讲述见到超人的情形;自己不会骑自行车,却在幼儿园中说自己骑得最好;意欲获得糖果,却先假装说自己不喜欢糖果……亮亮一直都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但最近“谎言”不断。都说“童言无忌”,但亮亮妈妈很担心儿子会变成“坏孩子”。
你的孩子是否也在说谎?或者他们还有更为“巧妙”的谎言?幼儿说谎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家长应该正确看待并尽量消除幼儿的谎言。为了更好地引导幼儿,首先应了解幼儿说谎的原因。同是“谎言”,却有“真假”之分,不可一概而论。幼儿说谎可以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需要家长仔细甄别。
无意说谎,是幼儿认知发展中一种正常的行为表现,常发生于3岁左右的幼儿。这是一种“假说谎”,不存在欺骗的意图。无意说谎时,幼儿神情自然,并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在说谎。这种说谎在幼儿心理发展成熟后可以得到改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无意说谎可能是由于记忆不准、言语表达不当、想象夸张丰富、思维水平有限等造成了幼儿对现实认识不准确、不全面。比如,3岁的乐乐没有去迪士尼乐园,却说妈妈带自己去过了,可能是乐乐在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是他的想象,或者他记错了,他去的是动物园。
有意说谎,是有欺骗意图的一种行为,常发生于4岁及以上的幼儿。这是一种“真说谎”,会伴随紧张、焦虑等情绪,是幼儿有意而为之。如果不加以制止,会养成撒谎的坏习惯,家长需要引起注意。幼儿多会为了逃避惩罚、取悦他人、受成人影响等而有意说谎。比如,做了错事害怕家长的责骂,幼儿选择说谎;为了得到家长的夸奖,谎称老师表扬了自己;看见成人说谎,自己也学着说谎。
无论是无意说谎,还是有意说谎,家长都应予以重视,正确引导幼儿,以减少或消除幼儿的说谎行为。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区分谎言性质。当幼儿说谎时,家长需要保持冷静,结合幼儿的年龄、表情、性格等分析其谎言的性质,进而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面对无意说谎,家长要侧重帮助幼儿认清事实,正确表达想法。面对有意说谎,家长要在保护幼儿自尊心的前提下,耐心引导教育,培养其诚实品质。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对幼儿应该保持基本的信任,不可草率地认定幼儿说谎。
第二,营造宽松环境。首先,家长对幼儿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允许幼儿犯错。过于严格的家长容易导致幼儿为逃避责任而说谎;要求过高的家长容易导致幼儿为取悦家长而说谎。其次,家长主动与幼儿沟通。当幼儿说谎时,家长可以通过耐心追问、鼓励表达等方法引导幼儿说出真实想法。比如说:“真的吗?可以和妈妈详细说说吗?妈妈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平时,多与幼儿平等地聊天,让幼儿主动说出想法,了解幼儿的愿望和困扰。
第三,随机进行教育。首先,提前教育。可以通过阅读绘本、看动画片、讲故事、实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幼儿区别真话与谎言。4岁左右的幼儿基本能够理解谎话与真话的概念,家长可以提前进行教育。其次,及时纠正谎言。“小孩子说谎无所谓”、“说谎是聪明的行为”这些想法是错误的。当发现幼儿说谎时,家长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引导,及时纠正。最后,以身作则。家长应从自身做起,用诚实的品质为幼儿做示范。比如,忘记了与幼儿的约定,应该坦白而不是找借口,可以说“妈妈诚实地告诉你,妈妈忘记了”。
幼儿的说谎行为需要家长正确地认识与妥善处理。在家长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下,幼儿将会弃“假”从“真”,成为一个诚实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