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的爸爸工作特别忙,常常加班或出差,教育孩子的事情就落在了妈妈和爷爷奶奶的身上。虽然自知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但是明明爸爸觉得男人就应该负责赚钱养家,照顾孩子主要还是女人的事情。
妞妞的爸爸特别喜欢网络游戏,每天下班回到家就坐在电脑旁打游戏。妈妈跟爸爸谈过很多次了,希望他能多陪陪孩子。可是爸爸觉得有妈妈陪孩子就够了,况且自己也不会带孩子。
我国素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父亲多忙于工作、在外奔波,承担家庭的经济重担,而做家务、照顾孩子则成为母亲的主要责任。除了忙于工作外,许多80后父亲还因沉迷网络而较少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妈妈生,外婆养,爸爸回家就上网”就是对这类父亲的真实写照。为什么父亲宁可上网、打游戏、玩手机,也不愿参与到育儿中去?其原因是,他们并未对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位,低估或忽视了父亲的参与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父亲对孩子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父亲参与育儿,对孩子的认知、人际交往、运动能力、个性品格和性别意识等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父亲参与育儿能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主要表现在思维、智力、语言、数学逻辑、问题解决等方面。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的一项长达12年的追踪研究表明,由男性带大的孩子智商较高,他们在学校的成绩往往也更好。还有研究发现,缺乏父亲的家庭,孩子较少拿、抓、追东西,也较少玩新的玩具与物品。而父亲积极参与育儿的孩子在语言技巧、数学逻辑、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更高。另外,父亲在陪孩子玩耍时,常常会跳出游戏的传统玩法,采用非传统的方式与孩子玩耍,例如,父亲会尝试用头来顶球,而不仅仅是用手和脚来玩球,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父亲参与育儿有助于孩子人际交往技能的提升。由于男性比女性更理性,因此父亲在与孩子的互动游戏中能够示范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有益于孩子日后维持比较密切和长久的人际关系。此外,母亲在育儿中更容易焦虑,父亲的参与能够大大降低母亲的焦虑,从而减少孩子的不良情绪和问题行为,促进其人际交往。
第三,父亲参与育儿能够增强孩子的运动能力。父亲更愿意带孩子进行运动,比如打球、跑步、游泳、登山等,这增加了孩子的活动量,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此外,父亲与孩子一起运动和游戏,更容易成为孩子的玩伴,提升孩子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第四,在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过程中,父爱和母爱有着不同的影响。母爱代表着社会生活的情感方面,父爱则象征着事业、思想、秩序、冒险和奋斗,代表的是理性方面。因此,父亲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源泉。父亲参与严重不足的孩子,容易形成脆弱、胆小、多愁善感、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个性。父亲亲临子女教育第一线,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实世界和未来社会。
第五,父亲更多地参与育儿能够使孩子在性别意识、性别角色、和异性交往等方面更有优势。对于男孩而言,父亲树立的男性形象使他们更像个小男子汉;对于女孩而言,与父亲共处的经验也使她们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
因此,请父亲们尽可能走到孩子身边,陪伴孩子享受他们的童年时光。对于2—6岁的孩子,父亲只要有心,就可以经常陪孩子读书、游戏、运动、旅游等,并在陪伴中发挥创意和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