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讲道理有用吗?

时间:2024-12-03 20:35:03

3岁的琦琦出门见了熟人,不喜欢打招呼。每次妈妈都会“苦口婆心”地教育她:“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见人要打招呼,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

对孩子讲道理有用吗?

5岁的鹏鹏喜欢看电视,每次爸爸妈妈看电视时都会跟着看,且看电视没有节制,总是没完没了地看。爸爸妈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看电视对眼睛不好;看电视浪费时间;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能太长……”可是,这些道理似乎对鹏鹏不起作用。

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讲道理。家长苦口婆心地把自己的一番好意告诉孩子,希望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但是,细心的家长会发现,讲道理并非一种有效的方法,不仅效果甚微,还直接影响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讲道理为什么效果甚微,特别是对于2—6岁的幼儿来说效果更差?这与幼儿的思维特点有关。幼儿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比如,数数需要掰着手指头或者指着具体的东西来数。而语言属于抽象事物,对语言的理解基于抽象思维的发展。孩子的抽象思维需要等到6岁以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由于幼儿思维的这种特点,他们对道理的理解非常有限,因此讲道理对幼儿无法起到家长预期的效果。

讲道理无效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家长将成人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未考虑孩子自身的想法和需求。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潜台词就是,这个道理你不懂,只有我懂;这个事情你做得不对,我说得才对。家长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强迫孩子必须顺从自己。在讲道理的过程中,孩子自身的想法和需求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比如,幼儿喜欢到外面玩,而家长则要求他/她安安静静地读书,还一遍遍地给孩子讲读书的好处。事实上,对于6岁前的孩子而言,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玩,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书对他们来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如果一味地强调自己的要求,而不考虑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很容易让他们从感情上产生不被尊重的感觉,也容易导致逆反行为。

讲道理无效的原因还在于,有时家长的言行不一致,即对孩子的要求与自己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比如,家长要求孩子不发脾气,而自己对孩子不满意时却大发雷霆;家长要求孩子讲礼貌,而自己则随口说脏话;家长教育孩子要排队,而自己则随意插队……在这种言行不一致的情况下,家长说的话并不能使孩子信服。

既然讲道理无效,家长为什么会习惯于给孩子讲道理呢?这可能是因为,第一,讲道理是最简单、最快捷、最容易操作的教育方式。家长不需要动太多脑子,也不需要学习,即可非常容易地运用这种方法。第二,家长在童年时期经常被父辈用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教育,因此家长也在无意识中模仿和延续着父辈的教育方式。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构的过程。家长要使孩子明白道理,不要仅仅把道理告诉他们,必须要让他们有机会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家长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允许孩子通过尝试错误明白道理。孩子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无法预料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家长苦口婆心的劝说,不仅不能让孩子理解其中的道理,还容易让他们厌烦。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妨分析一下孩子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如果预期的后果是家长和孩子都能够承受的,就可以考虑让孩子自己去尝试错误,并亲自体验错误行为的后果。孩子从这种亲身经历中获得的体会,往往比听家长讲无数遍道理要印象深刻得多。比如,有个孩子学围棋,在连续赢得几场比赛后就沾沾自喜,不再好好练习下棋了。家长如果告诉他“不好好练习的结果就是下次会输掉比赛”,孩子必然听不进去。在这种情况下,不妨让孩子自己体验到后果:在一次比赛中输了。从这次失败经历中,孩子终于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第二,用读绘本、讲故事的方式代替讲道理。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故事对孩子能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在讲故事时,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温暖的氛围,孩子也更容易明白蕴含在故事中的道理。比如,有的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可以给孩子讲《点点爱上幼儿园》、《我不想上幼儿园》等绘本;有的孩子胆小害怕,可以给孩子讲《我好害怕》;有的孩子不喜欢跟别的小朋友分享东西,可以给孩子讲《我不给你》……对于孩子成长中常见的问题,几乎都可以找到相应的绘本。不过,故事对孩子的影响不是当下就呈现出来的,而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才能显现的。

第三,家长通过行为示范来影响孩子。家长的行为是最好的教科书。身教重于言传,行为比语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首先必须要做到。孩子可能听不懂复杂的语言,但是家长的示范能使他们了解很多说教不能奏效的道理。比如,带孩子出门时,家长可以主动跟熟人打招呼,通过大人的示范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交往。

总之,从长远来看,讲道理的教育效果未必好。家长应少讲道理,尝试用其他方法来代替讲道理,以发挥更好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