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事无巨细地干涉孩子的生活与学习?

时间:2024-12-03 20:35:01

5岁的静静独自在折纸。最初,妈妈只是在边上看着孩子折,但当发现孩子总是做不好时,妈妈就忍不住开始指点了:“你到底要折什么啊?”“我折扭扭虫,妈妈,扭扭虫的身体是不是这样折的呀?”妈妈从静静手中拿过纸:“你那样折不对。扭扭虫的身体要这样折,妈妈帮你折。”于是,妈妈很快就把折纸折好了。

该不该事无巨细地干涉孩子的生活与学习?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家长将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但是,有时家长过多干涉了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不肯放手让他们独立做事。这样容易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其独立能力的培养。

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家长过多干涉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例子。比如,孩子在玩积木,家长见孩子搭的东西四不像,直接拿起积木自己搭好了;孩子把树叶涂成了红色,家长赶紧告诉孩子应该涂成绿色;孩子自己穿衣服,家长嫌慢,直接就帮孩子穿好了;排队玩滑滑梯,终于轮到孩子玩了,突然冒出一个插队的小朋友,家长急忙上前制止……

有人说,教育孩子就像是脚随时放在刹车上,除非必要,否则绝对不要贸然踩下去,不然可能破坏了孩子之前的努力。做一个观察者从旁守护比过度干涉对孩子更有帮助。孩子本身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总是怀着好奇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了解世界,学习怎么生活和生存。但家长都习惯性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事”、“这样太危险,不要这样做”、“这样不行,应该那样做”等,事无巨细地干涉孩子的每一件事情。这种以疼爱的名义,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把他们作为弱者对待,使孩子缺少了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做事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阻碍了孩子的思维发展和行动能力的提高。

诚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帮助。但家长的角色应该是“促进者”和“协助者”,而非“替代者”。这就像孩子学习走路的过程,刚开始家长伸出手来协助孩子,待孩子能够逐渐独立行走时,家长的手就可以慢慢松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主体,家长的作用是协助孩子,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学会独立行走。如果家长不是“协助”,而是“替代”,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练习自己走路,更学不会走路。“协助”和“替代”表面上看似乎差距不大,但其结果却相去甚远。

成为孩子成长的“协助者”和“促进者”,就意味着家长应相信孩子的能力,充分肯定和支持孩子的想法和行为。首先,家长应从理念上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对孩子秉持以下两点认识。第一,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着发展自身能力的需要。孩子和成人一样,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他们是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他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第二,孩子是有能力的,能够完成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事情,也能够通过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孩子也许不能像成人期待的那样,将任何事情都做得既快又好,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仍然是有能力的。也许刚开始做得慢、做得不好,但是成人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等待孩子的成长,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努力,逐渐提升个人能力。

其次,家长应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当好观察者,以更好地了解和协助孩子。一方面,观察是为了了解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长通过观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创意,家长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另一方面,观察也是为了更好地协助孩子。只有通过充分地观察,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在生活、游戏和学习中遇到的瓶颈和障碍,以更好地提供支持,促进孩子成长。比如,孩子在玩插塑玩具时,只插了一种物体就呆坐在那里。家长发现后,意识到此时孩子的思路受到限制,可以上前用这些材料插出滑梯、汽车等开阔孩子的思路。

再次,家长应做一个“协助者”,让孩子自由探索,在需要时给予引导。在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游戏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机会。在必要时,顺着孩子的思路,给予一些提示,帮助他们提升学习和游戏的水平。比如,玩过家家时,家长看到孩子在切菜,就问孩子:“你在做什么菜?”孩子想了想:“炒菠菜。”家长又问:“你做饭了吗?”孩子听后恍然大悟,连忙说:“我一会儿就去做饭。”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并没有否定孩子的想法,也没有代替孩子,而是顺着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完善和提升游戏思路。

最后,作为一个“观察者”和“协助者”,家长除了具有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协助发展孩子独立能力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最根本的职责——保护孩子的安全。我们提倡家长不随意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并不代表家长任何时候都不应插手孩子的事情。当孩子面临安全威胁时,家长必须要果断地制止孩子的危险行为。比如,6岁以下的孩子在游戏时,往往将想象中的事物与现实中的事物混淆,以假当真。当游戏中出现假想的食物时,真的会将某个东西塞进嘴里。这样既不卫生,还可能导致孩子因吞咽异物而发生窒息。此时,家长必须及时制止孩子的危险行为。当然,这种直接干预的做法一般不经常使用,而是用于危及孩子身心安全的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