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重要吗?

时间:2024-12-03 20:26:02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从幼儿园起就让孩子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学习钢琴、英语、奥数等。另外,由于担心孩子“落后”,家长纷纷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技能。比如,别人的孩子5岁学钢琴,我家的孩子4岁就要学;别人的孩子6岁开始识字、写字,我家的孩子5岁就要学;甚至别人的孩子1岁会走路,我家的孩子10个月就得练习……

所谓“起跑线”,即跑步的起点,借喻婴幼儿时期。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0—6岁是大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期。孩子在早期学习到的经验将直接影响其今后动作、认知、语言、情绪、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重视早期教育不无道理,而且非常有必要。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学习什么。笃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常常是让孩子提前学习识字、算术、英语、艺术特长等知识技能,而这些内容对孩子的未来究竟有多大意义呢?其实,很多知识技能是孩子在上小学后很容易学会的,提前学习无异于揠苗助长。孩子虽然“赢”在了知识技能上,却“输”在了身体素质、学习兴趣、学习品质、生活习惯、亲子关系等更为关键的因素上。

上海市教委组织的一项针对2015年秋季入学的15万余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开展的第三期“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情况”专项调研结果显示,在可持续学习方面,没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在学习基础、素养多个维度上的表现要优于上过辅导班的学生。参加过辅导班的孩子在生活自理、主动性、专注和坚持、身体健康、情绪和睡眠适应性上低于没有参加过辅导班的孩子,而没有参加过辅导班的孩子仅仅在知识适应性(如拼音、识字、写字、数学学习和英语学习)上低于参加过辅导班的孩子。从长远来看,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孩子未来发展的根基,而不是一时的知识储备。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长跑拼的是耐力,是后劲。以“起跑线”上的“输赢”来定最终的“输赢”,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有专家指出,在学前阶段上辅导班的“优势”最多保持到小学四年级。有的孩子由于在学前阶段学习了太多、太难的内容,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在课堂上“放空”;还有的孩子由于提前学习了小学课程,上课时容易走神,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习惯。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孩子上小学前能认3000字,已经超过了整个小学阶段2500字的识字量,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其综合能力和学习成绩却并不比其他同学有优势。

那么,在学前阶段,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呢?

首先,尊重成长规律,在孩子身心成熟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证明,适合孩子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才是适当的教育。比如,孩子大约在5—7岁开始具备弹奏钢琴所需要的小肌肉的分化、身高、手掌大小和力度、注意力分配等生理条件,应在孩子具备了这些生理条件后再开始学习钢琴;5—6岁孩子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不应将算术、识字等对抽象思维要求高的学习内容强加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成熟前就急于向孩子提供超前教育的方式,实际上是在“催熟”孩子。因此,教育不能为时过早,应当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很重要吗?

心理小百科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选择一对同卵双胞胎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一个(代号为T)在出生后的第48周开始练习爬楼梯,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7周,C只练了2周。哪个孩子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大多数人会认为是练了7周的T。但是,实验结果却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7周的T好。C能在10秒内爬上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才能完成。

格塞尔分析说,其实48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还为时过早,孩子没有做好生理准备,因此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非常适当,孩子做好了生理的准备,因此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在孩子尚未做好生理准备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身体发展的自然规律,希望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其发展。

其次,鼓励孩子参与游戏,并在游戏中锻炼运动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游戏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喜欢游戏,也渴望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身体得到锻炼,语言得到练习,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社会交往能力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游戏使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这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注意力、主动性、坚持性等学习品质。

最后,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幼儿人格的形成、社会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与家人的交往而实现的。积极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让孩子变得自信,为其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减少负性情绪和问题行为的出现,促使孩子乐于与父母以及父母以外的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旅游、锻炼、做手工、角色扮演等活动,增进亲子感情,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