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时间:2023-12-01 02:09:03

妈妈提问: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我儿子晨晨今年9岁了,很调皮也很可爱。我一直以为他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少。一般也就是上课和同学交头接耳,下课爱和同学打闹,搞个恶作剧等。

可是,上学期末,班主任老师跟我说儿子总爱拿别的小朋友的橡皮、转笔刀以及其他小文具等等,有时候拿了还悄悄藏起来。当时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小,不懂事,可能是感觉好玩吧。但前几天,我发现晨晨竟然偷了我的钱去楼下小超市买玩具,这让我吃惊不小。

孩子那么小,怎么学会偷东西了呢?为这件事情,我非常难过和担忧,该怎么做才能让他改掉这个毛病呢?

专家解答:未雨绸缪,把男孩“偷”东西的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男孩胆子大,拿别人东西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男孩。因为这个阶段男孩的成长进入一个新的里程,他的自我意识勃发,好奇心和占有欲都会突然变强。有的男孩看到别的同学有好东西时,就会特别想占有它;还有的男孩,对于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在家长不能满足的情况下,他就用“偷”的方式来得到;也有的男孩,对“拿”父母的钱,会感觉理所当然,他们认为家里的一切东西都是自己的,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偷”的行为。但是不管哪种原因,这都是不好的行为,妈妈要坚决把这种不良的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

而且,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妈妈一定不能手软。要知道很多男孩都是因为拿了同学或者家人的东西,没受到什么惩罚,才会变得胆子越来越大。因此,只要发现男孩有类似行为,就一定要严肃对待,让他知道这样的行为会让父母和老师很生气,是不能容忍的事情。

当然,严肃不等于打骂,妈妈在处理此类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为单纯的打骂会给孩子过多的不良刺激,从而导致他无法理解错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或者以后应该怎么做等等。

当然,以上所说的男孩“偷东西”的现象,与他现阶段的心智不成熟有关,这种行为不同于成人的“偷窃”行为,妈妈处理此事时,一定不要给孩子扣上“偷窃”的帽子。

孩子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

为妈妈支招:

第一,男孩“拿”东西,妈妈一定不要给他扣上“偷”的帽子。

前面说了,男孩“拿”东西的行为,与他现阶段的心智不成熟有关,如果妈妈因此轻易地给他扣上“偷”的帽子,会严重刺伤他的自尊心,容易给他留下心理阴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妈妈不要用“偷”这个字去定义孩子的行为。

用“拿”别人东西来定义孩子的行为,也许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妈妈要知道,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如果妈妈在处理此类问题时,能够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就能取得他的信任和认同感,从而消除他的对抗与逆反心理。

另外,妈妈处理这类事情时,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而非人本身,更不要上升到品质优劣的高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男孩拿别人的东西或许仅仅是出于一种好奇心或冒险心理,比如他们心里有这样的想法 “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却不知道,这是多么刺激和神秘呀!”如果妈妈了解到孩子是出于这样的心理,从本质上并不清楚“偷盗”这种行为的卑劣之处,那么妈妈仅仅教育孩子不要再这样做就是了,而不能认为孩子品行不端。

总之,妈妈明智的教育既能使孩子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又能让他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还有利于让他保持良好的心态。

第二,处理男孩“拿”东西的行为,妈妈可以旁敲侧击。

为了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妈妈在处理男孩“拿”东西的行为时,最好不要直接点明批评、指责孩子,采取旁敲侧击的方式或许效果会更好。

小辉的姑姑开了一个小超市,刚上小学的小辉经常到超市去玩。

有一天,姑姑发现小辉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从店里拿了一盒饼干,开始的时候,姑姑想:孩子可能是饿了,让他拿着吃吧。后来,姑姑发现小辉又开始从商店里拿其他的东西,而且总是在环顾四周没人的情况下偷偷塞进口袋,等做完了这些,他还装得若无其事,这引起了姑姑的警觉。姑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把这件事告诉了小辉的妈妈。

妈妈决心和小辉谈谈心,为了保护小辉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妈妈想到了一个好方法。

一天,妈妈趁家里只有她和小辉两个人时,和小辉促膝长谈。妈妈说,她在五年级时曾经从商店里拿过橡皮,心里很害怕,这样做后,很长时间都觉得惭愧,有种犯罪的感觉。后来,一次品德课上老师说这样的事情属于不良行为,让她心里更加难受了,直到她把橡皮还给了商店,并向店主道了歉,才摆脱了恶劣的心情。小辉听得面红耳赤,他对妈妈说:“我拿了姑姑超市里的东西,现在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

就这样,妈妈没有直接指责、训斥或直接对小辉进行说教,而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让小辉承认并改正了错误。

第三,避免男孩“拿”东西,妈妈还要给他提供一个不值得偷窃,不敢偷窃的环境。

孩子的合理需求,妈妈应当关注到,并尽量满足。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如果妈妈也不去关心他、满足他,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就有可能会去“偷”。因此,避免孩子偷窃的有效方法就是要满足他的合理需求,当然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妈妈不要轻易满足他,反之则会刺激他的欲望不断膨胀。

此外,避免孩子偷窃,妈妈平时还要注重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建立正确的物权观念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