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提问:儿子做事情没有主见怎么办?
我的儿子已经10岁了,我感觉他做事没有主见。在家里,大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表现得十分听话;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玩时,他也总是按别人的意愿做事,顺从别人的领导,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有时你征求他的想法,他也说怎么着都行,似乎没有自己的意见。
我感觉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请问孩子做事没有主见这可怎么办啊?
专家解答:男孩没主见,会影响独立人格的形成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对男孩子的要求都是“乖,懂事,听话”,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随着男孩的成长,他应该越来越有主见才对,而不应该事事顺从别人。如果孩子10岁的时候,做事情还是需要听从他人的安排,而没有别人指导的时候,自己就不知道做什么,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柔寡断、遇事毫无主见的人,甚至会丧失独立的人格。
作为妈妈,也要注意改变支配式的教育方法,因为如果不能用心体察男孩的内心世界,不注意尊重他们的自主要求,而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为他们规定一种学习和生活的模式,不仅会让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且会对孩子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为妈妈支招:
第一,针对男孩的“主见”,妈妈要有耐心。
有些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就有自己的主见,或者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这种情况下,妈妈要善于给予鼓励和引导,而不应当用“不耐烦”浇灭孩子的积极性。
小洪的妈妈为小洪感到有些苦恼,因为小洪的行为越来越有“主见”了。
事情原是这样的,为了让小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每天晚上小洪睡觉之前,妈妈都会给小洪读一段中国古代的名人故事。开始的时候,小洪的态度非常乖,很注意听妈妈的讲述。可是过了不久,小洪就开始有要求了,他会选择性地要求妈妈讲他喜欢听的故事,有时候,妈妈还要回答他提出的很多问题。
当妈妈满足其种种要求后,准备离开他的房间时,小洪又会再提出“最后一个”问题。而这个“最后”的问题常常不止一个。于是,妈妈对于小洪的要求有些不耐烦。
后来,妈妈从一本家教书上了解到,小洪的这种行为是他形成自己独立思想的表现,作为家长应当鼓励这种行为。了解到这一情况,小洪的妈妈就改变了原来不耐烦的态度,而且还认真地为孩子解答,鼓励孩子的提问。就这样,小洪不仅掌握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思考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第二,在平时的生活中,妈妈要注意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习惯,那就是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是自己替孩子做主,而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旦男孩有了自己的想法,不遵从自己的意思,就大加责备。其实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妈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给他自主思想的机会。
比如,周末要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去之前就可以问问男孩,他自己需要什么,想买什么;带他出门的时候,可以问他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怎样安排乘车路线;带孩子去旅行的时候,更是一个好机会,妈妈可以问问他自己觉得要准备些什么东西。这都是培养孩子有主见的好方法。
第三,培养有主见的男孩,妈妈要给他做个正面的榜样。
培养有主见的男孩,妈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争取为男孩做一个正面的榜样。
小男孩丁丁做事情总是犹豫不决,思前想后,没有主见。有一次,妈妈给了他10元钱让他和表弟一起去超市买零食,他在食品架面前挑来挑去,总是拿不定主意。如果不是表弟催促,他可能要挑上十几分钟。
面对这种情况,妈妈认为可能是自己的一次购物行为影响了丁丁。有一次,他带丁丁去买鞋,看到两款既便宜又好看的鞋,但总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该选哪一双。妈妈还告诉丁丁买东西要精挑细选,各方面都要考虑到,争取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或许这对于成人来讲没什么,但是对于孩子来讲,要求就有些苛刻了。而这次经历显然对丁丁产生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