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共鸣

时间:2024-12-03 18:17:04

最近,张蓓要代表自己所在的院系参加一场演讲。但临近演讲那天,张蓓却对自己的演讲内容不自信,她担心她所讲的内容太过平淡,无法引起受众的共鸣。于是,她找到辅导员,希望对方能提供一些意见。

辅导员读完张蓓的演讲稿后,没有提出什么意见,而是反问张蓓:“你作为大四的学生,现如今最关注的是什么呢?”张蓓脱口而出说道:“当然是有一家好的实习公司或自己将来准备找什么样的工作了。”辅导员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演讲稿的内容侧重点是哪里呢?”

张蓓思索片刻,心里有了答案,她立即向辅导员表达了谢意,回去将自己演讲稿的内容重新修改了一下。果然,在演讲当天,张蓓的演讲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全场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

找受众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共鸣

在演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想要引起他人的共鸣,想要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就需要找到彼此的共同点或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才能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让演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CEO,而且口才极佳,他的演讲总是非常吸引人。他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做演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今天能和你们一同参加毕业典礼,我感到非常荣幸,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而我到现在还没有从这所大学毕业。今天也许是我生命中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天了。”

乔布斯短短的一段话很快拉近了他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因为它不仅真实,还很有幽默感,这让他的演讲更加成功。正如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肯尼士所言:“成功之士有个普遍的特质,即能在25秒钟之内,通过简单平实的几句话,就让对方感到面前的人与自己很相似,甚至是‘同类’——这正是他们走到哪里都有好人缘、都能成功的秘诀。”

那么,在演讲中我们如何才能找到受众感兴趣的话题以引起共鸣呢?对此,有专家为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1.了解受众的思想、心理需求等情况

如果演讲的内容只是一些肤浅的东西,对受众来说如同隔靴搔痒,无法满足他们的胃口。因此,专家建议,在演讲前要了解受众的职业、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情况,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演讲。

比如,上文的张蓓在辅导员的点拨下,了解到作为大四学生,最关注的就是实习情况和就业前景。因此,她针对同学们所感兴趣的内容而修改演讲稿,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多用一些幽默的话语来调节受众的心理

有心理学家表示,在演讲的过程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幽默段子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调节受众的心理,从而让演讲的气氛更融洽,增进彼此的亲近感。比如,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就喜欢加入一些幽默的段子,其用意就是引起大家的共鸣,让大家更有兴趣听课。

3.攻破受众的“情感堡垒”

有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能够攻破受众的“情感堡垒”,就意味着这是一次成功的演讲。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想要说服他人,必须做到‘理解情感’,也就是说,能够描绘情感特征和机理,知道其产生的原因及刺激方法。”因此,有专家建议,在演讲的过程中,为了攻破受众的“情感堡垒”,不妨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在讲述事实时,富有自己的情感,才会更容易引起他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