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他人要懂得点到为止

时间:2023-11-30 20:49:03

春秋时期,上大夫晏子是齐国著名的劝谏大臣,在他去世17年后,齐景公仍然非常怀念他。一天,齐景公在宫中设宴请朝臣们喝酒。酒足饭饱之后,齐景公让大家参加射箭比赛。齐景公率先拿起弓箭,一箭射了过去,可是箭却射到了靶子外面。但群臣见此,却齐声喝彩和称赞。

齐景公见此,非常不高兴,将弓箭丢在一边。此时,大臣弦章来拜见齐景公。齐景公对他说:“自从上大夫晏子去世后,再也没有听到他人对我的过失进行批评。今天我将箭射到靶子外面,可群臣却异口同声为我叫好。这让我更加怀念晏子!”

弦章接过话说:“虽然那些大臣有过错,但也不能全怪他们啊。我听说国君喜欢穿什么样子的衣服,大臣们就会跟着穿什么;国君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大臣们也会跟着吃什么。君王不知是否听过一种叫尺蠖的小虫子,它一旦吃了黄色的树叶,身体就会变成黄色;吃了绿色的树叶,身体则会变成绿色。由于您不喜欢听别人批评您的话,自然群臣们也不敢指出您的过失。”

齐景公听闻弦章的话,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群臣们之所以奉承自己,不过是投其所好,如果自己对那些奉承话很讨厌,自然就不会有人刻意讨好了。

批评他人要懂得点到为止

上文中,大臣弦章虽然没有批评齐景公,是因为君王喜欢听奉承话才会导致群臣极力讨好的局面,但通过三言两语的点拨让齐景公深刻领悟到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反之,如果弦章喋喋不休地对齐景公批评一番,必然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有心理学家表示,批评他人要懂得点到为止,言语简明扼要。如果批评的话语过多,只会让对方产生反感,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吃软不吃硬的心态。尤其是那些有主见、性格比较强硬的人,如果我们对这类人进行多次批评,对方不但不接受,态度反而会更加强硬。所以,批评他人时要懂得点到为止,让对方去领会其中的意思。批评他人的目的是帮助对方,当他人犯了错后,我们就错误的某一点点拨一下即可,如果翻来覆去地批评,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陈静平时一向准时准点上班,可最近几天,阴雨绵绵,一连好几天,她都因为路上堵车而迟到。这让部门主管很生气,想要对她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让她改正。

于是,在工作间隙,主管将陈静叫到了办公室。陈静刚走进主管办公室,主管就劈头盖脸地批评道:“你怎么回事啊?怎么一连迟到了这么多天!公司的员工这么多,为何只有你一人老是迟到?如果你总是这么想当然地上班,无视公司的规定,那么,公司将对你采取相应的措施。”

陈静本想解释一下原因,可见主管这么恶狠狠地批评自己,让她对此产生了抗拒的心理:虽然我有错在先,但她这么言辞激烈地批评我,那我就故意迟到,倒是要看你如何采取措施。此后,陈静总是故意迟到,工作也没以前那么认真了。

其实,对上文中的主管来说,没必要把下属批评得如此体无完肤,毕竟她也不是故意迟到的,所以不妨对对方点到为止地进行批评。比如,“这两天下雨堵车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你能早起半个小时,提前出门,相信你肯定不会迟到”之类的话。那么,对方在感谢领导理解的同时,也更愿意接受上司的批评。

因此,对他人批评教育时,要懂得三言两语见好就收,这种点到为止的批评方法不仅给对方留有余地,还能取得良好的批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