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500个描述人的个性品质的形容词做成一张调查表,然后邀请一些人参与实验,要求他们在这张调查表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个性品质的形容词,再选出自己最讨厌的词语。
调查结果发现,在这些参与实验的调查者中,他们最喜欢的8个形容词中大多数与“真诚”有关,这些词语分别是:诚实、可靠、真实、忠实等。反之,最让他们讨厌的词语则是:虚伪、撒谎、欺诈、不老实等。
这个实验表明,真诚往往是受众人欢迎的个性品质,而虚伪、欺诈则让人心生厌恶。因此,心理学家指出,在人际交往中,想要获得高效沟通,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具备真诚的品质,因为真诚是人际交往的桥梁,展示出自己的真诚,才能更好地打动他人,获得对方的好感。
孟子曾言:“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见贤能的人却不遵守贤人的道理,如同想要让他人进入自己的家门却大门紧闭。即为人处世要有真诚之心,如果我们真诚对待他人,必然也会得到他人的真诚对待。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以心换心”。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当你种下什么,你就会收获什么。”如果我们真诚地对待他人,他人同样也会真诚回报。
同理,在人际交往中,与人沟通时以真诚为前提,必然会获益良多。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有诗云:“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意思是大功告成何其神速,而速度的关键在于推心置腹,真诚待人,才能够让人信服。当我们与人交谈时怀有一颗至真至诚的心,试问,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而在与人沟通时,总是虚情假意、装出伪善面孔的人,必然会遭到他人的厌恶。比如,美国大选时,有些候选人在电视上虚情假意地称,要与那些支持他的选民很好地沟通。但结果常常是他们浪费了与民众沟通的好机会,反而谈论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对此,很多民众就会心生厌烦和排斥。
可见,与人交谈时,即使讲话者再滔滔不绝、说得天花乱坠,但如果缺少真诚,言之无物,谈话就会失去吸引力,如同那些仿真花,虽然看起来美丽动人,却没有鲜花的芳香,从而失去魅力。
因此,在与人沟通时,真诚的话语不仅能够让沟通更加顺畅,还能与他人建立信任、友好的关系。俗话说:“一滴蜂蜜要比一加仑胆汁能吸引更多的苍蝇。”人也是如此,如果想赢得人心,首先要让对方相信我们是他最真诚的朋友,这样才会像一滴蜂蜜一样吸引住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