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实证主义者与“证实”原则

时间:2024-06-30 10:08:05

在这些人当中就包括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莫里茨·石里克。1922年石里克来到维也纳,读到《逻辑哲学论》后,对维特根斯坦惊为天人,多次去信要求面谈。这个愿望终于在1927年实现,石里克夫人回忆说,“我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了他对维特根斯坦的崇拜”。

逻辑实证主义者与“证实”原则

石里克才华横溢,为人正派,在他身边集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哲学家,他们自称“维也纳学派”,学术界也称他们为逻辑实证主义者。我认为后者更清晰易懂,因为直接点出了“证实”原则的重要性。有意思的是,这条原则最初由维特根斯坦提出,意思是“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证实它的方法”。然而维特根斯坦很快就放弃了这条原则,逻辑实证主义者却如获至宝,把它作为建立新的“科学世界观”的基本原则。

为了说明可证实性原则,请允许我举两个例子:

例1:苏格拉底要么是天才,要么不是天才。

例2:苏格拉底活到了90岁。

很显然,例1符合形式逻辑中的排中律,它是永恒为真的。例2则是假的,因为事实证明苏格拉底只活到了71岁。有的读者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前者就是我们以前介绍过的分析命题,后者则是综合命题。分析命题无须证实,根据逻辑形式就可以判断它的真假。综合命题则必须要诉诸经验才可以确定正确还是错误。

有的综合命题是“实际上可证实”的,比如“周濂的女儿叫布谷”,有的综合命题是“原则上可证实”的,比如石里克在1932年举的例子:“月球的背面有一座3000米高的山”。当时人类还无法证实这个命题,但是随着绕月飞行器的发明,这个命题很快就得到了证实。而且正像陈嘉映所指出的,即使人类一直没有发明出飞行器,这个命题也仍旧是有意义的,因为,在原则上我们可以想象它的可证实性。在这个意义上,“宇宙中存在着外星人”也是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因为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证实它,但在原则上它是可以被证实或者证伪的。

现在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哪些命题既不是分析命题也不是综合命题,既无法在实际中证实也无法在原则上证实?没错,就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命题,比如上一讲中提到的黑格尔的那个句子。正是基于这个考虑,逻辑实证主义者喊出了“反对形而上学”的口号,因为形而上学的命题在他们看来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