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将进入维特根斯坦的专题。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或许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没有之一。罗素说维特根斯坦是他见过的“传统观念里的天才的最完美范例,激情、深刻、强烈和强势”。我不认为罗素在夸大其词,因为只有天才人物才有资格和眼力去品评另一个天才人物的纯度和高度。
1889年4月26日,维特根斯坦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世纪末的维也纳是欧洲文明的中心,而维特根斯坦家族堪称维也纳的文明中心,维特根斯坦的父亲是奥匈帝国的钢铁大王,母亲则有着深厚的艺术素养,家庭音乐会的客人名单里常常出现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和马勒的大名,可以说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维特根斯坦和他的七个兄弟姐妹从小耳濡目染,在性格和才艺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天赋。
然而,或许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家族的成员在精神上高度的不稳定——他的三个哥哥因为各种原因自杀身亡,维特根斯坦本人也一直“生活在精神病态的边缘,终生都害怕被推过这个界线”(马尔康姆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维特根斯坦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因为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他在十岁的时候就制作了一台缝纫机,稍大一些对工程技术产生了兴趣,他在曼彻斯特大学读书期间专攻航空工程,申请到了螺旋桨改进技术的专利。他毕生热爱音乐,成年后自学单簧管。他还盖过房子,这座房子至今仍是保加利亚大使馆文化处的所在地。当然,维特根斯坦最突出的才华体现在哲学上,凭借一己之力,他推动了两次哲学运动的发展:1920年代的逻辑实证主义和1940年代以降的日常语言分析学派。虽然同属于语言哲学的大家庭,但这两个运动在根本取向上非常不同,可以说是维特根斯坦反对维特根斯坦的产物。有人这样评论维特根斯坦,他最突出的天赋就在于总是用全新的眼光在看问题——我认为这正是哲学天才才会有的独特品质。
有意思的是,即使对于自己的哲学天赋,维特根斯坦也始终抱有怀疑。有时候,他会显得非常傲慢,比如在1920年代写完《逻辑哲学论》之后,他认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已经解决,于是跑到奥地利的一个乡村小学去教书;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是在自我怀疑,他在剑桥授课的时候,经常沮丧地对学生哀叹道:你们的老师真是太蠢了。
罗素是第一个确认维特根斯坦哲学天赋的人。1911年的秋天,维特根斯坦离开曼彻斯特大学,来到剑桥大学,追随罗素学习数理逻辑。有迹象表明,维特根斯坦来找罗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求证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哲学天赋。为此他纠缠了罗素整整一个学期。
在私人信件中,罗素多次谈及维特根斯坦。在一封信中,他说:“我的德国朋友有成为负担的危险,他在课后跟着我回去,争论到晚饭时间——顽固,执拗,但我觉得不蠢。”在另外一封信中,罗素又说:“我的德国工程师,我觉得,是个笨蛋。他认为经验的东西都不可认识——我要他承认这屋子里没有一头犀牛,但他不肯。”
这一年的11月27日,维特根斯坦径直找到罗素,开门见山地问:“你看我是不是一个十足的白痴?”维特根斯坦继续说:“如果我是,我就去当一个飞艇驾驶员,但如果我不是,我将成为一个哲学家。”罗素吃不准他到底是天才还是笨蛋,无奈之下让他来年写一篇论文再来见他。读完论文,罗素笃定无疑地告诉维特根斯坦:你是一个天才。维特根斯坦后来告诉他的朋友,正是罗素的肯定拯救了他,让他结束了长达九年的孤独和痛苦。
在维特根斯坦与罗素的交往过程中,最富戏剧性的一幕是这样的:一天晚上,维特根斯坦再次敲开罗素的房门,然后在罗素的家里像头野兽一样一语不发地来回奔走。三个小时过去了,站在一旁的罗素终于忍不住打断他:“你到底是在思考逻辑,还是在思考你的罪?”
“两者皆是!”维特根斯坦回答道,然后继续他的奔走。
“逻辑”是最抽象、最明晰、最不沾人间烟火色的东西,而“罪”则与我们最黑暗、最隐晦、最沉重的灵魂相关,同时思考这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主题,这如何可能?这种思考对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和人生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核心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