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者和失败者当灭亡

时间:2024-12-03 15:44:06

正因如此,尼采才会接着说:

柔弱者和失败者当灭亡:我们的人类之爱的第一原则。为此还当助他们一臂之力。

柔弱者和失败者当灭亡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尼采思想中黑暗的一面,以及被误读的巨大可能。柔弱者和失败者应该灭亡,为此还当助他们一臂之力——人们会因此认为,尼采是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精神教父,因为在这里他似乎已经赤裸裸地支持了种族歧视,并且暗示出种族灭绝的后果。关于尼采与法西斯主义的关系,我们会在最后一讲再做讨论,这里我只想指出一点:尼采的确不接受人人平等的原则,但他并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他在区分人与人之间的高低贵贱时,更多的不是从种族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教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在这个意义上,他更像是一个贵族激进主义者。

在做了这么多的铺垫之后,尼采终于在《敌基督者》第2节的结尾处,亮出了他的底牌:

比任何一种恶习都更有害的是什么?——行为上对于所有失败者和柔弱者的同情——基督教……

这句话再明白不过地表明了尼采的立场:失败者和柔弱者是不值得同情的,基督教的根本问题就在于站在“所有软弱者、卑贱者和失败者”的一边,向更高类型的人发动了“生死之战”。这场战争的武器就是“道德”,基督教把失败者和柔弱者美化成善人和好人,而那些更高类型的人也即贵族与主人,在基督教的道德词典里却变成了“道德败坏的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尼采所谓的奴隶不是指阶级分析意义上的奴隶,而是指没有天赋才能,缺乏精力、体力和活力,因为生活乏味、压力巨大但又无能力反抗的失败者和柔弱者。

按照现代世界尤其是自由主义的伦理观,同情弱者是尊重生命的体现,但是对尼采来说,同情弱者恰恰是在否定生命。同情会使人失去力量,让痛苦变得富有传染性,甚至会带来“生命和生命能量的整体损失”。总之,同情是虚无主义的实践,它是颓废的、病态的和不健康的。而基督教正是一种同情的宗教。

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尼采对同情的批评?尼采的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究竟在说些什么?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讲接着说。

在结束本讲之前,我想简单谈一下尼采的写作风格和思考风格。尼采自称:“我在处理较为深奥的问题时,就像洗冷水澡一样:快进快出。”尼采的文字风格和思考风格就是这样,他不喜欢做长篇累牍的逻辑论证,而是惯用短小精悍的格言体,或者风格诡异的寓言体,常常出人意表,一针见血。阅读尼采的体验也像是在洗冷水澡,只有先屏住呼吸,绷紧身体,才可以鼓足勇气进入尼采的世界,阅读的过程亢奋紧张,时而有浑身一激灵的感觉。可是冷水澡的问题在于,它虽然很刺激爽快,但不一定能洗得干净彻底,而我们在享受尼采给我们带来的心灵冲击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沉溺太久,要快进快出。